魚臺縣傾力發展有機水稻種植
今年,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政府把有機水稻生產作為農業生產工作中的重頭戲,各涉農部門多管齊下,傾斜政策,籌措資金,傾力支持有機水稻生產,目前各項生產工作開展順利,繁育的有機水稻秧苗已經泛青。
立夏時節,筆者走進魚臺縣豐谷米業有機稻米生產基地,遠遠便能聞到陣陣清香,放眼望去,基地內的100多畝良田里,滿地紫紅的苕子花層層疊疊,把一塊塊田地裝扮成花的海洋。魚臺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薛保華介紹,田地里種的苕子是一種綠肥,苕子是豆科作物,在它的根部能夠形成根瘤菌,一般在冬田播種,四月下旬到5月份開花。開花以后,它能通過地下的根瘤菌吸收空氣中的氮素,起到固氮作用。到盛花期,連同植株一塊翻入到下,就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能夠為有機水稻提供充足的肥料。”
據了解,魚臺縣豐谷米業有機稻米基地在去年生產中,全部采用清潔地下水灌溉,采用防蟲網覆蓋、殺蟲燈誘殺成蟲,采用通過國家有機認證的生物農藥,人工拔草;通過種植各種綠肥,培施農家肥、有機肥來培肥地力,提高產量,于去年12月獲得有機食品轉換期認證。今年是這個基地有機稻米轉換期的第二年,在去年有機認證的基礎上,有機認證面積由去年的150畝增加到300畝。
為確保今年轉換期有機認證順利完成,縣農業局、水利局、開發辦等8個涉農單位,從技術、資金上都給予大力支持。目前,基地已投資600多萬元,從國家原種庫購進日本越光、魚農、潤農等優質品種,硬化路面1300米、砂石路3700米,鋪設U型渠5000米,打了5座深120米的深水井,護砌兩個5000立方米的晾水池,為生產有機水稻奠定了基礎。
魚臺縣豐谷米業有限公司有機水稻生產基地負責人劉寶啟介紹:“基地今年將嚴格按照國家頒布有機水稻生產技術新標準,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采用生態環保、物理等高新技術,保證在種子選用,病蟲害防治,施肥、灌水等每個生產環節達到有機標準,順利通過第二年轉換期認證。”
據了解,魚臺縣將以該基地為依托,逐步擴大全縣有機水稻種植面積,提高全縣水稻質量安全水平,提升“魚臺大米”這個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打造魚臺大米這一名片。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