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裝置的踐行整治方式
科教儀器設備應做到合理流動、資源共享。因此科教儀器設備的使用是“開放式”的,主要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科教人員經過培訓并取得上機證后,可以上機操作。用于教學時,主要是使同學掌握儀器的原理及實際應用;用于科研時,它出具的數據只要求真實性、科學性。其考核的主要內容:科研、教學及社會服務有效使用的人機時數;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培養不同層次人才的數量;現有功能的利用和技術開發的項目數;完好率和運行環境的良好程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檢定、測試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也就是說,國家憑借政府獎勵行政部門的計量技術手段,來評價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是否真正具有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條件和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七章第32條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第33條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的內容:①計量檢定測試設備的性能;②計量檢定、測試設備的工作環境和人員的操作技能;③保證量值統一、準確的措施及檢測數據公證可靠的管理制度。計量認證在提高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的管理水平及工作質量,提供準確可靠數據的能力,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改善環境條件以及完善技術規范等使用管理探討方面無疑會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它會大大提高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它所出具的數據受到法律承認和保護,為建立國際認證系統相互承認創造條件,得到國際間的相互認可。
計量檢定的目的公證數據是指面向社會從事檢測工作的技術機構,為他人做決定、仲裁、裁決所出具的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數據,公證數據與其它數據作用不同之處在于除真實性、科學性外,還具有合法性,用于貿易公證、產品質量評價和成果鑒定等方面,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為確保質量方針全面落實,必須以《質量體系文件》為準則,其儀器設備的管理在購置、驗收、安裝、調試、使用和正常維護需要受控外,還須在投入使用前由法定資質的計量檢定單位對其進行檢定、校準。并有其法定的周期性,以保證分析儀器能出具公證數據。
質檢機構的儀器還可進行自檢或自校。它是根據儀器的技術特性,參照有關計量檢定規程或校驗方法,并在有關部門備案后實施,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或在使用前對儀器進行檢定或校正。
凡是國家制定檢定規程的儀器設備,必須經過檢定。不論是檢定、校準、還是自檢或自校,都應保證其溯源性。對于無法溯源至國家基準的儀器設備,可參加實驗室間的比對或能力驗證,寫出比對或驗證規程,按規程要求實施比對或驗證。
計量檢定后儀器設備的標示及管理每一臺儀器設備應有明顯的標志表明其校準狀態或檢定狀態。即應有“合格”“準用”“停用”等計量檢定標志;通常上述標志用“綠”“黃”“紅”等三色標志表示;非計量試驗設備也應有類似的彩色標志表明其驗證后是否處于完好狀態。
建立儀器設備基本情況表,內容包括:單位編號、儀器名稱、型號規格、量程、分辨率、制造商、購置日期、價格、檢定單位、檢定周期、檢定結果、下次檢定日期、存放地點、管理人等。
在下列情況下,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儀器設備在2次檢定之間應對其進行運行檢查:①使用頻率高和價值昂貴的儀器;②長時間不用,在重新使用前(重新檢定、校對的除外);③操作人對儀器設備的準確度、精確度、重現性有疑問時;④更換操作人員時;⑤儀器移動或環境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
由儀器管理人編寫運行檢查規程,經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按計劃檢查并記錄,記錄歸檔。
綜上所述,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儀器設備的使用是“封閉式”的,儀器操作人是機構內人員經過專門培訓并全面考核合格后,可以上機操作,它出具的數據除真實性、科學性外,還具有合法性,儀器設備的使用需要保證其溯源性。
管理具有質檢功能儀器設備的科教單位應注意的問題質檢機構在一定周期內需要進行復查,否則出具的數據不具公證性,也不得在其檢驗報告上使用計量認證標志。對于同時具有科教與質檢功能的科教單位儀器設備,儀器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是質檢機構內取得上崗證的人員,且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程進行工作,儀器設備的使用要保證其溯源性。如果使用次數頻繁,需要進行運行檢查。儀器設備的使用檔案最好是分類管理,以利于質檢機構的復查及科教服務的考核評價。
結語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應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質量體系文件》為準則,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度,安全責任制度,內務管理制度,考核激勵制度,追求《質量體系文件》的不斷完善,建立“零差錯”的管理理念,倡導精益求精的鉆研精神,確保“質量方針”全面貫徹落實的同時,還應確保“中心”《質量體系文件》所列每款條文現行有效,并確定處于受控狀態。對于任何不符合《質量體系文件》的狀態或行為,要及時發現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必須使全員樹立牢固的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的執業規范,把實驗室鍛造成嚴謹的專業化質量閉環體系;在確保所有狀態或行為符合《質量體系文件》的前提下,考查所有行為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可靠性、及時性及公正性,以保證最終檢測質量的真實可信,對所有記錄實行“零差錯”管理標準,有“錯”必糾。
【中國糧油儀器在線】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力求安全及時、準確無誤,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觀點贊同或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