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怎樣抬升發現研討細密儀表的運用成效
切實提高大型精密儀器的使用效益深化改革力度和穩定實驗隊伍建設只有基礎理論扎實、學術思想敏銳,才能完成前沿和邊緣領域的科學研究實驗;只有非常熟悉儀器特性,才能開發出儀器的潛在功能。所以,高校擁有一支精良的大型精密儀器實驗技術隊伍是十分必要的。但長久以來我國高校一直忽視實驗技術人員的隊伍建設,普遍存在重儀器輕人才、重數量輕效率、重維修輕保養、重使用輕開發、重采購輕管理的誤區,加上高校實驗技術人員的職稱、待遇偏低,造成實驗技術人員青黃不接、頻繁變動的現象,導致高校大型精密儀器總體利用率不高,科研成果少,開放服務收入少的局面。即使到現在,“怕用壞”的錯誤保護意識仍在許多高校起作用[2]。
要想徹底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洞察背后的根本原因,“對癥下藥”出臺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把實驗技術人員的切身利益與工作責任和貢獻聯系起來,給實驗技術人員留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從根本上調動實驗技術人員的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的工作熱情,使這支隊伍對高學歷的優秀人才產生吸引力,實現隊伍的良性循環。
打破實驗系列和教師系列的界限應積極吸收學歷高、素質強的大型精密儀器實驗技術人員參加科研團隊,鼓勵其獨立申報課題或參加課題組,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掌握學科前沿知識,熟悉先進實驗技術,提高科研素質和實驗技能。可讓素質高的實驗技術人員講授一些關于大型精密儀器的實驗課,鼓勵青年教師積極投入到實驗室建設中來,打破實驗室系列與教師系列的界限,加強授課教師與實驗室教師的互動,建立一支教授、教師、實驗技術人員結構合理的科研梯隊。
完善實驗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定工作長期以來在高校的職稱評定工作中一直存在一種不合理的現象,實驗技術人員無論資歷多深、技術多高都與正高職稱無緣,這種現象嚴重挫傷了實驗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使實驗室崗位缺少吸引力。
只有盡快完善實驗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定工作,給其晉升正高級的機會,才能真正穩定實驗隊伍,進而充分開發利用大型精密儀器。建立實驗技術人員工作量化管理標準由于高校大型精密儀器實驗室大多為校級或院級中心實驗室,通常只規定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范圍,并沒有將工作任務量化,因此,工作多少、完成好壞缺乏一個有效的考核標準。高校大型精密儀器實驗室工作,既包括日常教學和科研工作,又包括儀器設備的深入開發、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應根據這些特點,逐步建立一套適合高校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崗位職責和相應的工作量化管理標準。此項工作是建設高水平中心實驗室、提高儀器設備使用效率的重中之重。
引入競爭機制高校實驗室應引入競爭機制,將崗位聘任、合同制、代理制相結合競聘上崗,對于工作積極性不高,技術能力低下,缺乏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應調離崗位。只有加大危機意識才能引導實驗室人員向高水平、高質量的目標不斷邁進。
加強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大型精密儀器緊靠科學技術前沿,價格昂貴,管好用好大型精密儀器是一個理論、實踐、經驗多層次相結合的過程[3]。為此,除了最初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訓外,還必須不斷加強大型精密儀器實驗技術人員的后續培訓工作。要有計劃地安排實驗技術人員參加相關的儀器交流會、技術講座等,使其不斷增長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確保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技術要素符合時代的發展,適應新式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利用淘汰的大型精密儀器開發實驗項目一些被淘汰的儀器還沒有達到使用期限,可以利用這些設備開設實驗項目,讓學生動手拆卸、組裝,加深學生對儀器設備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的認識,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5];另一方面,還可一改過去學科教強的實用價值。通過選擇所需的可靠數據源以及在這些數據源中選取與內容相關但與格式無關的錨,可以實現一個維護成本低、可靠穩定的數據抽取系統。
【中國糧油儀器在線】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力求安全及時、準確無誤,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觀點贊同或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