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食用油市場價格頻降?
多家食用油巨頭主動降價為近年罕見或反映消費滑坡
包括金龍魚、福臨門在內的國內食用油巨頭近日陸續降價,在廣州超市,食用油甚至打起了“價格戰”,最大降幅達到兩成。對于這場近年罕見的食用油降價潮,企業歸因于原料價格下降,而更深層次原因則可能是消費需求的滑坡。
昨日,記者走訪了廣州市面多個超市,發現眼下食用油價格戰已經白熱化,和原價比各種食用油零售價降幅達到一成。在華潤萬家超市,記者看到超市入口堆起了其自有品牌5升調和油的促銷堆頭,價格從49.90元直降到39.90元,優惠達20%.
豆油“跳水”引發降價
而在貨架上,無論是調和油、葵花籽油還是花生油,各主流廠家都有產品在降價促銷。例如,一款5升中糧旗下的福臨門天然谷物調和油原價是71.90元,促銷價64.90元,降幅9.7%;4升的金龍魚二代食用調和油原價57.40元,現價52.90元,也有7.8%的降幅。
據了解,金龍魚和中糧的小包裝食用油產品占了國內市場超過半壁江山,而目前降價的還包括很多種小品牌。例如5升的多力黃金3益葵花籽油現價是89.90元,比起原來96.90元的價格降幅達7.8%;5升刀嘜玉米油原價99元,現在賣95.90元,降價3%.
甚至連一路漲價的花生油也在做促銷,比如金龍魚兄弟品牌胡姬花5升花生油原價139.90元,目前只要133.90元,降幅4.2%.
消費降速拖累大豆進口
由于眼下正是食用油市場淡季,對于記者提出是否最近終端消費減少(例如餐飲用油萎縮等)導致食用油也要降價“救市”,上述聯系人給出了否定的回答。盡管如此,記者還是留意到在上月底,益海嘉里的高層就曾預計中國進口大豆需求今年將下降,有關預測甚至導致國際大豆期貨價格大跌。
據報道,4月上旬益海嘉里高層指出,消費降速拖累了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大豆主要用于壓榨食用油和飼料用途,去年全球進口大豆貿易中,中國進口量占了64%.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