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小麥獲大豐收 產量突破100萬噸
今年煙臺氣候適宜,小麥長勢良好,全市約250萬畝小麥正值收獲期,預計平均畝產量為390多公斤,今年煙臺小麥產量有望首次突破100萬噸。
“看著這一地的金黃色,心里就高興啊!”20日上午10點鐘,牟平區的老農王大爺一臉喜悅,王大爺稱,他家中有三畝多小麥,主要是自家人吃。看著從收割機中流到袋子中的麥粒,王大爺不禁抓了一把,放到嘴里嚼了嚼,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小麥可謂大豐收啊,比去年要好。”王大爺的說法也得到了農業專家們的肯定。煙臺市農科院副院長、小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姜鴻明介紹,今年的倒春寒天氣,致使外地不少麥田受到影響減產,但煙臺基本沒有受到天氣的重創,產量應該比去年高。
姜鴻明介紹,這和煙臺本地的小麥品種有很大關系,煙臺種植的小麥多集中在煙農21號、煙農24號、煙農5158以及魯麥21號等品種上,這些品種具有抗旱、抗病、抗倒春寒、抗倒伏的優點,非常適合沿海地區種植。
據了解,去年煙臺小麥每畝平均產量為385公斤,相對去年,今年收成如何?姜鴻明說,今年小麥生長后期降水適宜,小麥長勢良好。“目前,麥收季節還沒結束,具體產量難以統計,但預計今年平均畝產量將在395-396公斤左右。”
姜鴻明介紹,煙臺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和花生,全市小麥種植面積在大約在250萬畝左右,多集中在萊州、萊陽、海陽、牟平、棲霞、蓬萊等地。其中,萊州和萊陽種植面積較大。
按照煙臺小麥種植面積250萬畝、平均畝產量396公斤計算,今年煙臺小麥產量將有望首次突破100萬噸。目前,麥收工作正在進行中,大約近一半已經收完,現在都是機械作業,如果天氣好的話,預計四五天將會結束。
牟平育種麥田,20多個工人連軸轉
□現場探訪
20日,常松德開始收麥子了。作為牟平區西桂農場的場長、牟平區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常松德也忙得不亦樂乎,每天行走在各個麥地,為豐收忙碌著。
常松德種了500多畝麥田,與普通老百姓以及其他種糧大戶不同,他農場的這些麥子有些特殊,不會被加工制作成面粉,而是成為明年的小麥種子。“這些小麥是專門培養的種子,收獲之后都會被種子站收購,以備明年播種。”
與普通麥田不同,常松德的育種麥田產量也相當可觀,每畝產量有1000多斤。常松德說,在種植技術上,育種麥田要求也更高一些。
常松德的農場有20多個工人,農忙時節,所有工人都得加班加點連軸轉,中午飯都是送到田間地頭,工人吃完后繼續收麥。“常松德說,如果天氣好的話,5天時間便能將500多畝麥子收獲完。
萊州種糧大戶漸多,引進飛機灑農藥
在煙臺各縣市區中,萊州算是名副其實的種糧大市,據萊州市農業局農技站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今年萊州小麥的種植面積為70.49萬畝,與去年相比,稍微增長。
”從分布格局來看,仍以散戶種植為主。“該工作人員介紹,不過近年來,各個鄉鎮都出現一些種植面積在幾百畝的種糧大戶。
作為種糧大市,萊州市農業局也積極引進一些先進農業設備。5月15日下午3點50分左右,一架農用噴藥飛機出現在萊州市城港路街道朱一村的麥田上空。在飛行了幾圈后,飛機開始在麥田的東西方向噴灑農藥,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就完成了600畝小麥的農藥噴灑工作。
”這是今年剛引進的圓盤式小飛機。“該工作人員介紹,在小麥生長晚期實驗了一下,效果不錯,但也得需要一個大規模種植的前提。
□延伸調查
咱煙臺人吃的面粉是本地小麥造
今年,煙臺小麥大豐收,從煙臺小麥的產量來看,完全可以滿足當地人民食用。那咱煙臺人吃的小麥粉是否產自本地?煙臺本地小麥的品質又如何?
據了解,煙臺的大型面粉廠有兩家:新煙食品有限公司和臺華食品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每年生產面粉的產量占煙臺市場總量的60%-70%,另外還有不少作坊式的小面粉廠。
從原料的來源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到煙臺各大種糧產區收購,另一種是從國家糧食儲備庫中購買。”每年麥收季節,糧食儲備庫都會收一些新糧食,同時出售一些舊糧食。“新煙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勃說。
據了解,從煙臺小麥的產量來看,完全可以滿足當地人民食用。”普通面粉的原料主要在煙臺當地采購。“王勃說,因為小麥品種要求的不同,餅干粉、面包粉等優質專用粉的原料,則需要到平度、萊西、昌邑等地采購。
目前是麥收季節,看著金燦燦飽滿的麥粒,不禁讓人眼饞,煙臺人啥時候能吃到新小麥做成的面粉呢?想必這是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
新煙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勃介紹,他們公司每年需要的糧食大約在7-8萬噸,年生產面粉5-6萬噸。
”目前新小麥正在收獲期,收獲之后的小麥并不能馬上做成面粉,還需要一個后熟期,大約需要2-3個月的時間。否則做出的面粉發粘。“王勃稱,市民想要吃到新小麥做出的面粉,最早也得等到9月底的時候。
同時,王勃說,小麥也并非越新鮮吃越好,即使在9月底,也不能全部使用新小麥加工面粉,需要摻雜一些去年的小麥,這樣面粉既不會發粘,還有新小麥的麥香味。”一般來說,儲存半年或一年后的小麥,制作成的面粉質量最好。“
王勃稱,從整個山東來看,包括煙臺在內的膠東半島的小麥質量最好,這與當地的土壤、氣候有關,生產出來的小麥加工成面粉、餃子粉等普通面粉都沒問題。
最早9月底能吃到新小麥粉
今年小麥收購價格 每斤漲了一毛多
隨著麥收季節的到來,面粉廠也將忙碌起來,目前不少廠家都開始行動起來。臺華食品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近日,他們的采購人員大都外出收購小麥了。王勃說,下周的時候,他們也將到各縣市區開始原料的集中采購,大約需要1-2個月的時間。
據了解,為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經國務院批準,發改委公布了《2013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以2013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白小麥、紅小麥和混合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均為每市斤1.12元。執行本預案的小麥主產區為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省。
”去年的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02元,今年漲了一毛多錢。“為了更好地掌握市場信息,近日,王勃也讓采購人員到各大產糧區調查市場,發現相對去年,今年的小麥收購價格又開始抬頭。”去年新小麥剛收獲時,每斤售價1.05元,今年漲到1.18-1.2元之間。“
原料成本的上漲,會不會拉動面粉的新一輪漲價。對此,王勃稱,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時候,迫于原料價格上漲,曾漲過一次價,原價60多元的一袋面粉漲到70多元,”今年暫時還沒有漲價的計劃。“
免責聲明:本網站(中國糧油儀器在線)部分新聞轉載自網絡,其目的是為給用戶分享傳遞更多知識信息,不代表贊同其文章的觀點內容,不對文章的真實性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