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大米低價搶占市場 國內早稻價格走低
受國儲輪換、進口米沖擊等因素影響,國內早稻從3月份開始下跌,截至4月底,近月1309合約大跌180元/噸左右。5月初開始,托市收購啟動預期開始抬頭,早稻聞風止跌企穩,近月1309合約開始圍繞2620元/噸一線窄幅振蕩。然而,上周五開始接下來的連續3個交易日,早稻近月合約大跌104元/噸,并在周二盤中創一年半以來新低。在目前新季早稻托市收購啟動的背景下,早稻期價雖不至于深跌,但在供給充足、進口大米沖擊的雙重壓制下,后期走勢難言樂觀。
新季早稻上市,價格低開
據相關部門統計,2013年我國早秈稻播種面積同比增20萬畝左右,增幅0.24%.同時,國家發改委7月4日發布消息稱,2013年我國稻谷有望再獲豐收。
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秈稻市場持續低迷,不僅是早秈稻,中晚秈稻價格均出現下跌態勢,并且走貨十分緩慢,大米加工企業利潤微薄,停工現象居多。據了解,目前南方主產區陳季早秈稻價格在117-128元/百斤之間,中晚秈稻價格在118-125元/百斤之間,普遍低于國家最低收購價。目前,部分市場早秈稻已零星上市,市場價格較去年有所回落。廣東梅州地區目前主要是大米加工企業在進行收購,由于地域等差異,收購價格在110-118元/百斤,較去年下降160元/噸左右;湖南市場新季早秈稻零星上市,僅有部分小型加工企業收購,收購價為120元/百斤左右,較去年下降100元/噸左右;江西新余優質早稻嘉早、禾盛10號等當地糧食加工廠收購價為120元/百斤,較去年下降160元/噸;湖北武漢新產早秈稻米廠零星收購到廠價為119-120元/百斤,較去年下降120元/噸。
托市收購難抑早稻價格下滑
7月2日,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農業部六部門發布了《2013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預案》指出,2013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為1.32元/市斤,以2013年生產的國標三等早秈稻為標準品,相鄰等級之間等級差價按每千克0.04元掌握。執行《預案》的早秈稻主產區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5省(區),其他早秈稻產區是否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由省級人民政府自主決定,執行時間為7月16日-9月30日。由于今年早秈稻價格較低,目前部分地區已啟動《預案》。盡管如此,這也難以抑制早秈稻價格的下滑,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進口大米擠占了國內大米的市場份額,低廉的價格也對國內大米價格形成較大的沖擊;二是新季早秈稻集中上市,季節性供給壓力大增;三是國內龐大的往年早稻庫存亟待消化。總之,早稻市場供給寬松的現狀決定了后期弱勢運行的格局。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