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綜合多方面因素確保全年糧食穩產高產
近日糧油儀器網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部門獲悉,今年根據當地氣候、時令和降雨量等自然資源的變化,寧夏通過調整小麥、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種植結構,全區糧食總播種面積擴大到1256.1萬畝,比去年增加13.7萬畝。綜合各方面因素分析,今年寧夏糧食生產形勢較好。
據了解,今年春耕以來,寧夏各地降雨充足,土壤墑情好,水稻、玉米和馬鈴薯等秋糧作物實現了適時播種,秋糧種植面積達982.8萬畝,比去年增加43.1萬畝。目前,各種作物總體長勢良好,水稻、玉米均總體長勢略好于去年,馬鈴薯長勢明顯好于去年,為全年糧食生產持續增產奠定了基礎。
今年,按照農業部關于萬畝示范片、整鄉整建制推進每兩年輪換一次的要求,寧夏各地均適時調整輪換了示范片創建地點,同時在農業部5個整鄉推進試點的基礎上,配套建設了3個整建制試點鄉鎮,擴大了項目覆蓋面,帶動了全年糧食生產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同時,通過開展糧油高產創建及整建制推進試點工作,共建設糧油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100個。其中,農業部萬畝示范片80個、自治區萬畝示范片20個;西吉縣為全國糧食增產模式攻關試點縣,創建萬畝示范片10個;建設整鄉推進試點8個,每個試點鄉鎮建設了4個萬畝示范片。
現在正值糧食生產的關鍵時期,寧夏各地積極組建了示范片技術團隊,特別是在水稻、玉米、馬鈴薯萬畝示范片創建中,把由過去單一的推廣部門創建,拓展到了家庭農場、合作組織、加工企業、種子企業等新型推廣組織共同創建,增強了農技推廣活力。
自治區農牧廳廳長張柱介紹,自治區各級農業部門正在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做好“三夏”農業生產工作;組織各地做好麥后復種示范推廣工作,做好水稻、玉米和馬鈴薯等秋糧的田間管理,強化病蟲害的監測預警和統防統治工作,確保全年糧食穩產高產。
免責聲明:本網站(中國糧油儀器在線)部分新聞轉載自網絡,其目的是為給用戶分享傳遞更多知識信息,不代表贊同其文章的觀點內容,不對文章的真實性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