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粘度測定儀研究支鏈淀粉與糧食粘度的關系
來源: http://www.radiant-cloud.com 類別:實用技術 更新時間:2015-09-19 閱讀次
糧食的粘度指標是糧食儲存品質的判定指標之一,可以借助粘度測定儀測定的粘度值來判定糧食的“宜存”與“不宜存”。由此可見,粘度檢測對于糧食儲存工作的重要性。
糧食粘度如果發生變化,肯定是由于糧食內部的結構發生變化了,而作為糧食淀粉中的重要組成成分-支鏈淀粉,其含量與糧食粘度存在哪些關系呢?
借助粘度測定儀研究發現,米類粘度的大小,由其膠體粒子形成的膠體體系所決定。這種膠體體系主要取決于淀粉及其性質,米類中含支鏈淀粉越多,粘度就越大。不論哪種淀粉,水解后其粘度均變小。粘度隨濃度的增大而增大,膠體體系分子問的支鏈距離隨濃度的增大而逐漸縮短,乃至呈網絡狀結構。網間的介質不能流動時,粘度突增,進而變成凝膠。凝膠的網架變粗后,則出現陳化或離漿。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糧食中所含的支鏈淀粉含量越高,粘度測定儀測的的粘度值就越大。研究還表明,小麥在儲藏過程中,尤其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由于呼吸、萌發等生理活動,淀粉會被淀粉酶水解為糊精、麥芽糖、單糖等物質,因此其本身的含量會逐漸減少,導致小麥的粘度下降。
掃微信二維碼,每天最新農業儀器資訊自動獲取
下一篇:實驗精米機控制面板的含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