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測定儀研究轉谷氨酰胺酶對大豆蛋白粘度的影響
來源: http://www.radiant-cloud.com 類別:實用技術 更新時間:2015-11-10 閱讀次
利用粘度測定儀研究轉谷氨酰胺酶對大豆蛋白粘度的影響,可以為改進我國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和應用價值提供參考。
轉谷氨酰胺酶是一種催化酰基轉移反應的轉移酶,蛋白質以及肽鍵中谷氨酰胺殘基的γ-羧酰胺基為胺基供體,受體可以為蛋白質或肽鍵上賴氨酸殘基的ε-氨基、游離氨基酸的ε-氨基、伯胺或水,當蛋白質中的賴氨酸殘基的γ-氨基作為;荏w時,蛋白質在分子內或分子間形成ε- ( γ- glutamyl) lys 共價鍵,通過該反應,蛋白質分子間發生交聯。此外,該酶還可以分解谷酰胺生產谷氨酸及賴氨酸。轉谷氨酰胺酶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的各種組織、魚和植物體內,用微生物發酵也可以生產轉谷氨酰胺酶,為該酶的利用創造條件。試驗中,使用粘度測定儀測定粘度的變化。
將轉谷氨酰胺酶作用于大豆蛋白并使用粘度測定儀測其粘度,證實利用該方法增加大豆蛋白粘度是可行的。隨著轉谷氨酰胺酶加酶量的增加,蛋白溶液的粘度不斷增加。由于加入轉谷氨酰胺酶,使得體系中的蛋白質相互聚合,隨著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導致體系粘度增加。蛋白粘度隨pH 的增加也呈增加趨勢。脫脂豆粉、大豆分離蛋白和11S 蛋白的粘度均在45℃時最大,而大豆7S 蛋白在溫度為50℃時粘度最大。隨反應時間的延長,體系粘度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大豆11S 蛋白的粘度在反應時間為90min 時達到最大,其他三種蛋白在120min 時粘度最大。
掃微信二維碼,每天最新農業儀器資訊自動獲取
下一篇:糧食精米機是如何應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