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或現售糧高峰 玉米市場仍處“寒冬”
今年在臨儲收購價格大幅下調、市場需求全面疲軟的背景下,新季玉米上市價格遭遇“滑鐵盧”,價格下跌行情至11月份東北臨儲收購啟動才陸續停止。在臨儲收購及產區雨雪天氣的配合下,11月份各地玉米價格走向反彈。進入12月份,價格反彈后勁漸顯不足,漸入盤整階段。
節前市場仍有利好
東北臨儲收購掌控價格走勢大局。雖然今年臨儲玉米收購價格大幅下調200元/噸以上,但臨儲收購啟動以來糧價的上漲走勢,再一次印證了臨儲收購在市場中的提振作用。盡管近期東北臨儲收購從嚴,但從截至11月25日臨儲入庫量超4200萬噸的實際情況來看,短期內臨儲收購仍將是市場最大的利好因素。
年底用糧企業剛性備貨需求利好。在近半年玉米市場整體進入“熊市”的大環境下,市場各環節收購主體多“輕倉”上陣,基本不做庫存,貿易商隨收隨走,用糧企業隨用隨采,導致目前市場基本處于低庫存狀態。但隨著年底及春節臨近,用糧企業采備必要的過節庫存需求將陸續釋放,貿易商貿易糧也將相應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對年底前糧價有所支撐。
天氣不確定性支撐糧價走勢。冬儲期雨雪天氣無疑是對玉米降水上量及價格走勢最大的不可預測因素,11月份產銷區出現的雨雪霧霾天氣支撐糧價走強的情況,讓市場收購主體不得不考慮天氣因素對糧價走勢的干擾,為了避免雨雪天氣影響收購及備貨節奏,收購主體將適度控制下調價格的節奏,這也將是年底前支撐糧價的一大因素。
利空因素權重更大
年底前基層上量壓力面臨釋放。受11月份產區雨雪霧霾天氣影響,農戶整體售糧進度偏慢,這意味著更多糧源仍舊滯留于農戶手中。而伴隨年底到來,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及年前農戶變現需求釋放,產區將迎來年底最大售糧高峰,12月中旬以來上量苗頭已經顯現,產區糧價前期穩勢陸續出現松動,東北、華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均出現小幅下調。
農戶惜售情緒并不普遍。雖然目前糧價同比明顯下跌,但這是在今年臨儲收購價大幅下調前提下,且考慮目前糧價已經明顯高于新玉米上市初期低點,以及年后國家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目前雖有個別區域、個別農戶存在惜售或待漲情緒,但并不普遍。因此,從糧源最大持有者心態和售糧習慣來看,年底農戶積極收購、推動上量高峰出現趨勢明顯,糧價伴隨農戶積極售糧而走弱預期較高。
收購主體備貨需求將明顯低于往年。春節前用糧企業將有剛性備庫需求,但也要看到在整體疲弱大環境下,用糧企業更多考慮的是安全庫存的采備,如同前幾年那種在年底集中上量期大舉備庫的情況難以再現。此外,由于近兩年非傳統主產區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大幅增加,市場供應更加多元化,用糧企業選擇范圍更廣,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年底用糧企業備庫對玉米價格的提振和支撐效應。
利空政策傳聞“擾亂”市場情緒。近期關于臨儲陳糧定向低價銷售、明年臨儲收購價繼續下調、東北深加工企業補貼等利空傳聞不絕于耳,雖然目前政策層面仍維持平靜,但考慮到未來幾年國家對玉米品種的調控思路及當前大庫存亟待消化的現狀,利空傳聞的效應更易發散。對于預期出現概率較大的市場風險,市場參與主體會優先考慮避險,放緩收購節奏和規模,這也將客觀上抑制玉米價格走勢。
掃微信二維碼,每天最新農業儀器資訊自動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