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要保障
來源: http://www.radiant-cloud.com/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6-04-27 閱讀次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盧景波在今天上午召開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國家對重金屬污染地區的土壤整治,探索實行輪作休耕等制度,重金屬嚴重超標的糧食會越來越少,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會得到保障。
盧景波在回答如何防止鎘超標大米和真菌超標小麥流入“口糧市場”的問題時指出,糧食污染成因復雜,與環境污染、高本底土壤、異常氣候、品種選育、化肥農藥使用不當等各方面因素有關。這部分糧食的收購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利益,也關系到公眾的食品安全。國家有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嚴肅認真加以對待,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一是做好分類收購的處置。對于收購環節污染的糧食按照定點收購、專倉儲存、定價銷售、全程監管的原則進行收購處置,對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要嚴格限定用途,不得流入口糧市場。
二是監測關口前移。提前掌握污染糧食狀況,加大檢驗監測力度,在全國范圍內采集樣品,檢驗監測的結果和有關部門實行信息共享,加強污染糧食的管控。
三是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管理,F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各級政府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形成了部門有機聯動的監管機制,特別是現在出臺了史上最嚴的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日益完善。
盧景波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家對重金屬污染地區的土壤整治,探索實行輪作休耕等制度,重金屬嚴重超標的糧食會越來越少,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會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