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棉面積或增 市場有望回暖
來源: 轉載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7-02-22 閱讀次
春節一過,望江縣雷池鄉雷江村的吳生聯便開始安排本年度植棉計劃,“我準備過幾天就去買棉種,與去年一樣,還種植四五畝棉花。 ”雖然棉花市場已持續低迷了兩年,但與吳生聯一樣,安徽省長江流域主棉區部分農戶依然保持著植棉習慣。
棉種銷量略增“還在春節前,我就從供應商處預訂了200包鄂雜棉11和創075新棉種,訂購量比去年增加了100包。 ”東至縣大渡口鎮農資經銷商汪秀富告訴記者,這幾天我準備把棉種取回來,本月下旬以后,棉農就會陸續來采購新棉種。汪秀富認為,雖然植棉大戶依然很少,但零散植棉戶應該會有所增加。
吳生聯對記者說,雷江村耕地面積1.4萬畝,去年農戶植棉面積約3000多畝,預計本年度棉花面積會保持去年水平,并略有增加,但不會超過4000畝。宿松縣匯口鎮農技站王斌站長告訴記者,與大豆、玉米相比,植棉的比較效益有所提高,農戶的植棉積極性也在提升。去年匯口鎮植棉面積約1萬多畝,預計今年植棉面積會保持相對穩定,并可能有10%的回升。
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去年底分別對內地12個省和新疆自治區310個縣(市、團)2800戶棉農進行了首次2017年植棉意向面積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260.2萬畝,同比增長3.16%。在長江流域棉區,安徽植棉面 積 159.35萬 畝 , 同 比增 加2.57%。
據部分棉農反應,如果籽棉售價能保持在3.5元/斤以上,植棉面積有望增加。
農戶售棉價格提高
汪秀富告訴記者,近期當地新棉銷售價格在3.4—3.5元/斤(統貨)之間,比上一年度同期高出0.5元/斤。華安期貨棉花分析師李莉向記者介紹,自去年4月份,國家相關人士表明將限制儲備棉出庫量,提振了市場信心,加上鄭棉大幅拉漲,市場信心進一步得到提振。2016年棉價結束了長達5年的下跌之路。
岳彩玉分析,棉花出售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棉花產量下降。2015/16年度棉花消費量超過棉花產量,全球棉花產量下降、庫存減少,現貨和期貨市場加倉助推,導致棉花價格上漲。
棉花庫存量走低
據華安期貨棉花分析師李莉介紹,國內棉花庫存量自2012/13年度達到762萬噸最高庫存以后,已開始逐步走低,到去年年末國內棉花庫存量回落到450多萬噸。即使如此,國內棉花庫存量仍處于高位,對棉花價格形成壓制。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6/2017年度,我國累計進口棉花30.05萬噸,同比減少6.52萬噸,減幅17.82%。未來數年,政府都將嚴格控制進口,以消耗國內庫存為主。 2016/17年度中國棉花產量約457萬噸,消費量約778萬噸,進口約100萬噸,其中約221萬噸的供應缺口都將由儲備棉來補給。
市場有望回暖
李莉分析,2016年棉花市場行情出現了難得的轉機,不僅鄭棉盤面大幅上漲,現貨市場也持續大漲。棉價走高,自然對棉農是重大利好。在其他作物收益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植棉效益不減反增對棉農新年度增加種植面積肯定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有業內人士分析,2017年國內棉花產量在過去幾年連續減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減產的空間將受到較大限制,產量下降幅度將明顯縮小,甚至不排除產量小幅回升的可能。需求方面,在保持在目前水平的消費的情況下,國內棉花供需缺口將由國儲棉來進行彌補。國儲庫存在經過了三年的消化后,到2017年8月底國內棉花期末庫存量將大幅降低,對2017/18年度的價格行情構成較大的利多影響。預計2017年整體棉價走出振蕩上漲行情的可能性較大。
棉種銷量略增“還在春節前,我就從供應商處預訂了200包鄂雜棉11和創075新棉種,訂購量比去年增加了100包。 ”東至縣大渡口鎮農資經銷商汪秀富告訴記者,這幾天我準備把棉種取回來,本月下旬以后,棉農就會陸續來采購新棉種。汪秀富認為,雖然植棉大戶依然很少,但零散植棉戶應該會有所增加。
吳生聯對記者說,雷江村耕地面積1.4萬畝,去年農戶植棉面積約3000多畝,預計本年度棉花面積會保持去年水平,并略有增加,但不會超過4000畝。宿松縣匯口鎮農技站王斌站長告訴記者,與大豆、玉米相比,植棉的比較效益有所提高,農戶的植棉積極性也在提升。去年匯口鎮植棉面積約1萬多畝,預計今年植棉面積會保持相對穩定,并可能有10%的回升。
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去年底分別對內地12個省和新疆自治區310個縣(市、團)2800戶棉農進行了首次2017年植棉意向面積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260.2萬畝,同比增長3.16%。在長江流域棉區,安徽植棉面 積 159.35萬 畝 , 同 比增 加2.57%。
據部分棉農反應,如果籽棉售價能保持在3.5元/斤以上,植棉面積有望增加。
農戶售棉價格提高
汪秀富告訴記者,近期當地新棉銷售價格在3.4—3.5元/斤(統貨)之間,比上一年度同期高出0.5元/斤。華安期貨棉花分析師李莉向記者介紹,自去年4月份,國家相關人士表明將限制儲備棉出庫量,提振了市場信心,加上鄭棉大幅拉漲,市場信心進一步得到提振。2016年棉價結束了長達5年的下跌之路。
岳彩玉分析,棉花出售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棉花產量下降。2015/16年度棉花消費量超過棉花產量,全球棉花產量下降、庫存減少,現貨和期貨市場加倉助推,導致棉花價格上漲。
棉花庫存量走低
據華安期貨棉花分析師李莉介紹,國內棉花庫存量自2012/13年度達到762萬噸最高庫存以后,已開始逐步走低,到去年年末國內棉花庫存量回落到450多萬噸。即使如此,國內棉花庫存量仍處于高位,對棉花價格形成壓制。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6/2017年度,我國累計進口棉花30.05萬噸,同比減少6.52萬噸,減幅17.82%。未來數年,政府都將嚴格控制進口,以消耗國內庫存為主。 2016/17年度中國棉花產量約457萬噸,消費量約778萬噸,進口約100萬噸,其中約221萬噸的供應缺口都將由儲備棉來補給。
市場有望回暖
李莉分析,2016年棉花市場行情出現了難得的轉機,不僅鄭棉盤面大幅上漲,現貨市場也持續大漲。棉價走高,自然對棉農是重大利好。在其他作物收益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植棉效益不減反增對棉農新年度增加種植面積肯定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有業內人士分析,2017年國內棉花產量在過去幾年連續減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減產的空間將受到較大限制,產量下降幅度將明顯縮小,甚至不排除產量小幅回升的可能。需求方面,在保持在目前水平的消費的情況下,國內棉花供需缺口將由國儲棉來進行彌補。國儲庫存在經過了三年的消化后,到2017年8月底國內棉花期末庫存量將大幅降低,對2017/18年度的價格行情構成較大的利多影響。預計2017年整體棉價走出振蕩上漲行情的可能性較大。
上一篇:多重因素合力助漲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