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拍賣“干擾”難掩玉米漲價“熱情”
來源: 轉載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7-04-12 閱讀次
盡管黑龍江中儲糧玉米收購價格大幅下調,但東北多地玉米價格繼續走高,湖南中儲糧玉米拍賣開啟,拍賣底價令不少飼料企業大跌眼鏡,預計后市玉米市場價格仍將易漲難跌。
進入4月份,黑龍江中儲糧玉米收購價格大幅下調,東北玉米收購逼近億噸,臨儲玉米拍賣傳聞不斷,這些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盡管黑龍江中儲糧大幅降價收購,釋放讓位市場收購的信號,也未影響市場的熱情。同時,湖南省儲玉米啟動拍賣,區域干擾不斷,但在主產區余糧基本見底的背景下,國內玉米現貨市場保持上漲勢頭。
遼寧錦州港玉米集港價維持在1580~1600元/噸之間偏強震蕩;吉林部分深加工企業掛牌價格上漲20~60元/噸不等,最高觸及1500元/噸,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逼近1800元/噸關口,南方沿海銷區漲勢緩慢,但基本觸及1700~1750元/噸。此外,伴隨著臨儲低價拍賣落空,市場信心再度回歸,連盤玉米期貨再獲支撐。
東北產區糧價繼續走高
盡管3月末黑龍江中儲糧玉米收購價格大幅下調100元/噸,但在農民手中糧源供應普遍有限的情況下,東北多地玉米價格繼續走高。其中,哈爾濱、長春和沈陽三大省會飼料企業優質玉米收購價格分別達到1480元/噸、1520元/噸和1580元/噸,較3月底累計上漲40~60元/噸不等,其中吉林與1~2月份低位相比,累計漲幅已超過100元/噸,從農民手中收購玉米的價格累計漲幅更是超過200元/噸。
當然在政策補貼支持下,規模飼料企業玉米庫存上升至1.5~2個月。
與此同時,深加工企業收購也不甘示弱,黑龍江深加工企業調整水分折扣比例,按照20%水分玉米計算,變 相提價30~40元/噸,目前干糧主流掛牌價1400元/噸;吉林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格達到1450~1500元/噸不等,提價20~60元/噸不等。據估算,由于近期吉林玉米上市速度加快,4~5月份自然晾曬玉米可供應量恐不及預期。
華北糧價逼近1800元/噸關口
與東北玉米強勢相呼應,華北地區(以山東為例)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全面逼近1800元/噸關口,從春節后低位1550~1650元/噸上漲至1700~1800元/噸,累計漲幅超過150元/噸。經過此輪持續上漲之后,企業收購心態趨于謹慎,后期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空間不大。一是目前農戶余糧不足三成,貿易商囤糧待價而沽,提高收購價格對刺激玉米到貨量沒有明顯成效,用糧企業在庫存水平提至10~15天之后繼續提價收購的動力減弱;二是5月份即將投放國家臨儲玉米,目前市場流傳不同版本的拍賣底價,部分版本的預估底價低于此前預期,企業觀望情緒增強;三是華北玉米價格與銷區倒掛也將抑制產地玉米價格繼續上漲。
此外,上周國內淀粉價格反彈50元/噸,酒精價格穩定,但玉米價格表現堅挺,導致山東每噸淀粉加工虧損135元,虧損進一步擴大;東北地區深加工在政策補貼下,吉林每噸淀粉加工盈利392元(含每噸玉米200元補貼),黑龍江酒精每噸盈利1075元(含每噸玉米300元補貼),較上周盈利增加。需要指出的是,在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補貼政策下,部分企業庫存已可使用至6月。 北方港口糧價保持堅挺
截至目前,遼寧錦州港15%水分以內烘干玉米貿易商收購價1580元/噸,理論平艙價1620~1630元/噸,與清明節前持平;鲅魚圈港貿易商收購價1550~1560元/噸,理論平艙價1590~1610元/噸,上漲10元/噸。近期東北產區玉米價格堅挺上漲,產區發往北方港口幾乎無利潤,港口到貨量較少,對北方港口玉米價格形成支撐。
廣東港口遼吉玉米主流報價1680~1700元/噸,下降20元/噸。
進口美國高粱主流報價1640~1650元/噸,進口澳大利亞大麥主流報價1540~1550元/噸,均與清明節前持平。目前北方港口玉米發運至廣東港口理論成本為1720~1750元/噸,南北玉米貿易仍虧損40~50元/噸。截至4月5日,廣東港口玉米庫存為53.8萬噸,比清明假期前增加3.5萬噸,比上 年同期增加9.3萬噸。另有高粱庫存約47萬噸,大麥庫存約24萬噸,均與節前基本持平。廣東港口飼料糧約125萬噸,供應充足。
當前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持續倒掛,盡管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上漲對廣東港口玉米價格有較強支撐,但一方面,廣東港口玉米及替代品庫存高企,且未來替代品到港仍密集,貿易商挺價心態偏弱;另一方面,近期關于政策糧拍賣的傳聞導致部分飼企觀望心態加強,綜合影響下,廣東港口玉米價格穩中偏弱?傮w來看,在北方玉米價格支撐下,預計跌幅有限。
玉米拍賣底價高于預期
4月7日,備受市場矚目的湖南中儲糧玉米拍賣開啟,作為一次“試水”,2014年和2015年糧源(一等、二等)底價均在1800元/噸上方,令不少飼料企業大跌眼鏡,進而打消了此前低價拋售庫存玉米的預期。最終,此次拍賣投放2.1262萬噸,成交1.2683萬噸,成交率60%,其中投放一等糧7497噸,成交5735噸,成交率76%;投放二等糧1.3765萬噸,成交6948噸,成交率50%,全部底價成交收尾(不同年份和品質價格分別為1820元/噸、1830元/噸和1880元/噸)。
當然,以長沙玉米碼頭報價1740元/噸衡量,此次儲備糧拍賣得以成交有兩點原因:其一,此次拍賣底價為散糧庫內車板價,不另收出庫費用,不用升貼水;其二,從拍賣結束后貿易商的反應看,需求市場對品質優秀的國儲陳糧接納情緒良好,后期國儲玉米拍賣成交或有良好預期。同時,近日市場傳聞,由于1250元/噸、1300元/噸和 1350元/噸的臨儲玉米拍賣建議價格未獲通過,連盤玉米期價先跌后漲,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玉米市場化之后政策市特征依舊,尤其是期貨市場。
“搶糧”熱鬧景象仍將上演
據統計,截至3月31日,東北三省一區累計收購玉米9555萬噸。其中:內蒙古收購1464萬噸,遼寧2103萬噸,吉林2783萬噸,黑龍江3205萬噸。目前東北地區農戶余糧僅剩一成左右,市場收購進度趨緩。市場貿易糧仍有部分庫存,但貿易商惜售心態較強,目前價格尚不足以促使前期囤糧的糧商銷售庫存玉米。且在原有補貼政策基礎上,吉林地區飼料企業補貼再度加碼,飼企及深加工企業積極提價建庫,4月東北地區“搶糧”熱鬧景象仍將上演。華北地區農戶玉米余糧在三成左右,相對東北而言較多,冬小麥收割上市前將迎來余糧最后集中銷售期,市場潛在供應壓力仍將存在。
展望后市,玉米市場供求雙方博弈過程中,供給側略占上風,糧價仍易漲難跌。同時,二季度國內玉米現貨市場的干擾因素有臨儲玉米拍賣、華北新麥上市帶來的玉米出庫高峰以及谷物是否繼續進口的不確定性,但夏季優質玉米行情依然可期的基調不變。
且伴隨著北方農戶手中余糧逐步下降,下游企業庫存水平不斷提高(包括南方飼料企業谷物進口),未來國內玉米價格定位的焦點轉向龐大的臨儲玉米庫存何時拍賣上來。從上周傳聞和相關拍賣情況來看,“以不打壓市場”為原則的基調未變,因此市場分析認為,從目前到夏季玉米價格漲多跌少,優質玉米依舊可逢低備貨。
本條資訊由糧油儀器網整理
進入4月份,黑龍江中儲糧玉米收購價格大幅下調,東北玉米收購逼近億噸,臨儲玉米拍賣傳聞不斷,這些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盡管黑龍江中儲糧大幅降價收購,釋放讓位市場收購的信號,也未影響市場的熱情。同時,湖南省儲玉米啟動拍賣,區域干擾不斷,但在主產區余糧基本見底的背景下,國內玉米現貨市場保持上漲勢頭。
遼寧錦州港玉米集港價維持在1580~1600元/噸之間偏強震蕩;吉林部分深加工企業掛牌價格上漲20~60元/噸不等,最高觸及1500元/噸,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逼近1800元/噸關口,南方沿海銷區漲勢緩慢,但基本觸及1700~1750元/噸。此外,伴隨著臨儲低價拍賣落空,市場信心再度回歸,連盤玉米期貨再獲支撐。
東北產區糧價繼續走高
盡管3月末黑龍江中儲糧玉米收購價格大幅下調100元/噸,但在農民手中糧源供應普遍有限的情況下,東北多地玉米價格繼續走高。其中,哈爾濱、長春和沈陽三大省會飼料企業優質玉米收購價格分別達到1480元/噸、1520元/噸和1580元/噸,較3月底累計上漲40~60元/噸不等,其中吉林與1~2月份低位相比,累計漲幅已超過100元/噸,從農民手中收購玉米的價格累計漲幅更是超過200元/噸。
當然在政策補貼支持下,規模飼料企業玉米庫存上升至1.5~2個月。
與此同時,深加工企業收購也不甘示弱,黑龍江深加工企業調整水分折扣比例,按照20%水分玉米計算,變 相提價30~40元/噸,目前干糧主流掛牌價1400元/噸;吉林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格達到1450~1500元/噸不等,提價20~60元/噸不等。據估算,由于近期吉林玉米上市速度加快,4~5月份自然晾曬玉米可供應量恐不及預期。
華北糧價逼近1800元/噸關口
與東北玉米強勢相呼應,華北地區(以山東為例)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全面逼近1800元/噸關口,從春節后低位1550~1650元/噸上漲至1700~1800元/噸,累計漲幅超過150元/噸。經過此輪持續上漲之后,企業收購心態趨于謹慎,后期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空間不大。一是目前農戶余糧不足三成,貿易商囤糧待價而沽,提高收購價格對刺激玉米到貨量沒有明顯成效,用糧企業在庫存水平提至10~15天之后繼續提價收購的動力減弱;二是5月份即將投放國家臨儲玉米,目前市場流傳不同版本的拍賣底價,部分版本的預估底價低于此前預期,企業觀望情緒增強;三是華北玉米價格與銷區倒掛也將抑制產地玉米價格繼續上漲。
此外,上周國內淀粉價格反彈50元/噸,酒精價格穩定,但玉米價格表現堅挺,導致山東每噸淀粉加工虧損135元,虧損進一步擴大;東北地區深加工在政策補貼下,吉林每噸淀粉加工盈利392元(含每噸玉米200元補貼),黑龍江酒精每噸盈利1075元(含每噸玉米300元補貼),較上周盈利增加。需要指出的是,在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補貼政策下,部分企業庫存已可使用至6月。 北方港口糧價保持堅挺
截至目前,遼寧錦州港15%水分以內烘干玉米貿易商收購價1580元/噸,理論平艙價1620~1630元/噸,與清明節前持平;鲅魚圈港貿易商收購價1550~1560元/噸,理論平艙價1590~1610元/噸,上漲10元/噸。近期東北產區玉米價格堅挺上漲,產區發往北方港口幾乎無利潤,港口到貨量較少,對北方港口玉米價格形成支撐。
廣東港口遼吉玉米主流報價1680~1700元/噸,下降20元/噸。
進口美國高粱主流報價1640~1650元/噸,進口澳大利亞大麥主流報價1540~1550元/噸,均與清明節前持平。目前北方港口玉米發運至廣東港口理論成本為1720~1750元/噸,南北玉米貿易仍虧損40~50元/噸。截至4月5日,廣東港口玉米庫存為53.8萬噸,比清明假期前增加3.5萬噸,比上 年同期增加9.3萬噸。另有高粱庫存約47萬噸,大麥庫存約24萬噸,均與節前基本持平。廣東港口飼料糧約125萬噸,供應充足。
當前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持續倒掛,盡管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上漲對廣東港口玉米價格有較強支撐,但一方面,廣東港口玉米及替代品庫存高企,且未來替代品到港仍密集,貿易商挺價心態偏弱;另一方面,近期關于政策糧拍賣的傳聞導致部分飼企觀望心態加強,綜合影響下,廣東港口玉米價格穩中偏弱?傮w來看,在北方玉米價格支撐下,預計跌幅有限。
玉米拍賣底價高于預期
4月7日,備受市場矚目的湖南中儲糧玉米拍賣開啟,作為一次“試水”,2014年和2015年糧源(一等、二等)底價均在1800元/噸上方,令不少飼料企業大跌眼鏡,進而打消了此前低價拋售庫存玉米的預期。最終,此次拍賣投放2.1262萬噸,成交1.2683萬噸,成交率60%,其中投放一等糧7497噸,成交5735噸,成交率76%;投放二等糧1.3765萬噸,成交6948噸,成交率50%,全部底價成交收尾(不同年份和品質價格分別為1820元/噸、1830元/噸和1880元/噸)。
當然,以長沙玉米碼頭報價1740元/噸衡量,此次儲備糧拍賣得以成交有兩點原因:其一,此次拍賣底價為散糧庫內車板價,不另收出庫費用,不用升貼水;其二,從拍賣結束后貿易商的反應看,需求市場對品質優秀的國儲陳糧接納情緒良好,后期國儲玉米拍賣成交或有良好預期。同時,近日市場傳聞,由于1250元/噸、1300元/噸和 1350元/噸的臨儲玉米拍賣建議價格未獲通過,連盤玉米期價先跌后漲,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玉米市場化之后政策市特征依舊,尤其是期貨市場。
“搶糧”熱鬧景象仍將上演
據統計,截至3月31日,東北三省一區累計收購玉米9555萬噸。其中:內蒙古收購1464萬噸,遼寧2103萬噸,吉林2783萬噸,黑龍江3205萬噸。目前東北地區農戶余糧僅剩一成左右,市場收購進度趨緩。市場貿易糧仍有部分庫存,但貿易商惜售心態較強,目前價格尚不足以促使前期囤糧的糧商銷售庫存玉米。且在原有補貼政策基礎上,吉林地區飼料企業補貼再度加碼,飼企及深加工企業積極提價建庫,4月東北地區“搶糧”熱鬧景象仍將上演。華北地區農戶玉米余糧在三成左右,相對東北而言較多,冬小麥收割上市前將迎來余糧最后集中銷售期,市場潛在供應壓力仍將存在。
展望后市,玉米市場供求雙方博弈過程中,供給側略占上風,糧價仍易漲難跌。同時,二季度國內玉米現貨市場的干擾因素有臨儲玉米拍賣、華北新麥上市帶來的玉米出庫高峰以及谷物是否繼續進口的不確定性,但夏季優質玉米行情依然可期的基調不變。
且伴隨著北方農戶手中余糧逐步下降,下游企業庫存水平不斷提高(包括南方飼料企業谷物進口),未來國內玉米價格定位的焦點轉向龐大的臨儲玉米庫存何時拍賣上來。從上周傳聞和相關拍賣情況來看,“以不打壓市場”為原則的基調未變,因此市場分析認為,從目前到夏季玉米價格漲多跌少,優質玉米依舊可逢低備貨。
本條資訊由糧油儀器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