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臨儲水稻是時候該拍了
來源: 轉載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7-05-08 閱讀次
5月5日國家玉米(2013年分貸分還)和定向拍賣玉米交易結束,累計投放數量250余萬噸,成交近220萬噸,成交場面十分火爆。那么國家臨儲水稻已延遲一個月之久了,市場原糧供應也相對短缺,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國家臨儲水稻是時候該進行拍賣了,主要是水稻拍賣有利于市場以下三點。
首先,有利于適當的緩解市場原糧供應不足。目前以晚粳稻為例,受2016年國家托市力度大的支撐,現階段南北方原糧供應量較少,特別是江蘇產區晚粳稻地儲拍賣成交率基本維持100%,晚粳稻實際成交價均在1.5元/斤以上。
其次,有利于盡快推進去庫存計劃。若國家臨儲水稻遲遲未拍,使得國家水稻庫存壓力更大,畢竟新季小麥、新季早秈稻將陸續上市,倉容緊張,不利于2017年夏糧的收儲。
最后,有利于米企盡快調整戰略。2017年市場傳言國家臨儲水稻將改變順價銷售原則,將拍賣底價向下調整。部分有庫存的米企較為擔心若拍賣底價下調,將增大庫存水稻下調的風險。
本條資訊由糧油儀器網整理
首先,有利于適當的緩解市場原糧供應不足。目前以晚粳稻為例,受2016年國家托市力度大的支撐,現階段南北方原糧供應量較少,特別是江蘇產區晚粳稻地儲拍賣成交率基本維持100%,晚粳稻實際成交價均在1.5元/斤以上。
其次,有利于盡快推進去庫存計劃。若國家臨儲水稻遲遲未拍,使得國家水稻庫存壓力更大,畢竟新季小麥、新季早秈稻將陸續上市,倉容緊張,不利于2017年夏糧的收儲。
最后,有利于米企盡快調整戰略。2017年市場傳言國家臨儲水稻將改變順價銷售原則,將拍賣底價向下調整。部分有庫存的米企較為擔心若拍賣底價下調,將增大庫存水稻下調的風險。
本條資訊由糧油儀器網整理
上一篇:臨儲拍賣來襲玉米能挺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