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市場5月第二周監測報告
來源: 轉載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7-05-16 閱讀次
優普小麥價差繼續保持擴大趨勢
監測顯示,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268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266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價259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價258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價2580元/噸,本周普通小麥價格較上周持平,但普遍較上年同期高出100-160元/噸。
目前小麥價格呈現“北高南低”的格局,主要原因在于河北山東地區等北方省份在2016/17年度上市初期,部分小麥外流,當下市場優質糧源數量較少,并且政策性小麥數量有限,沒有持續投放市場,造成糧源緊張局面。而南部地區小麥庫存相對充足,托市小麥持續投放,且投放力度有所增加,即將上市的新麥也會促使小麥價格保持穩定。但優質強筋小麥產量由于本年度受災影響,同時又缺少政策性糧源作為補充,糧源緊張程度更甚,因此在新麥上市之前其價格仍有上漲空間。本周部分地區強筋小麥價格己經上漲10元/噸,后期預計仍有40元/噸的漲幅。因此,在市場中優質小麥的價格繼續上升,而普通小麥價格高位企穩的倩況下,優普小麥價差較上月價差擴大55元/噸,達到352元/噸,遠超上年同期的230元/噸。預計后期優普小麥價差有望進一步擴大至380元以上。
臨儲拍賣小麥成交連續三周放緩
5月9日,國家投放臨儲小麥273.36萬噸,成交34.18萬噸,較上周減少7.8萬噸;成交率12.5%,比上周低3個百分點;成交均價2508元/噸,較上周高出l元/噸。本周拍賣成交量和成交率再度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南方小麥臨近收割,距離湖北地區新麥收割更是只有半個月時間,用糧企業靜待新麥上市,所以湖北、安徽、江蘇等省份拍賣成交下降幅度較大。而北方省份因為距離小麥上市仍有一段時間,政策性糧源是市場主要糧源,用糧企業仍要竟價采購維持生產,托市小麥拍賣成交下降幅度較小,處于相對較高水平。但隨著新麥上市臨近,整體拍賣成交預計將繼續呈放緩趨勢。
2017年1月份以來,共進行17次托市小麥拍賣,平均成交量為36.74萬噸,高于上年同期的2.76萬噸,平均成交率13.91%,遠高于上年同期的2.37%。主要是由于2016/17年度小麥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天氣災害影響,質量和產量都有一定損失,目前市場流通的優質糧源更是基本見底,市場對拍賣小麥依賴較大。當前距離新麥大量上市還剩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新麥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后熟期才能大量投入使用,市場用糧主體采購仍需以政策性拍賣糧為主,雖然本次拍賣成交情況低于2017年以來均值水平,但預計新麥大量上市前,托市小麥拍賣成交量將維持30萬噸左右的水平。
麩皮價格上漲 企業加工利潤好轉
監測顯示,當前山東濟南地區制粉企業麩皮出廠價格為146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地區出廠價格為1480元/噸左右,河北石家莊地區麩皮出廠價格為144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地區麩皮出廠價格為150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地區出廠價格為1500元/噸左右,大部地區麩皮價格較上周上漲20元/噸,目前麩皮價格漲勢明顯,較上月同期上漲20-90元/噸。
本年度小麥價格持續處于較高水平,麩皮等副產品價格受此影響,較上年同期高出近500元/噸。隨著養殖業恢復加快,目前市場對麩皮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同時面粉市場由于處于消費淡季的原因,價格呈現穩中略降趨勢,制粉企業更可能通過挺價麩皮來維持加工利潤。因此5月份麩皮價格預計將繼續上漲50元/噸左右。
由于面粉價格近期穩中下跌而麩皮價格出現上漲,面粉企業理論制粉加工利潤有所回升。監測顯示,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62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為-44元/噸,河南鄭州地區-20元/噸,三地平均為-42元/噸,比上周上漲5元/噸。
產區大部天氣良好 小麥有望豐產
截至5月8日,北方冬麥區大部分地區降水有利于土壤增墑,對小麥抽穗灌漿有利。但是,江淮、江漢、西南地區東部陰雨寡照,不利于冬小麥灌漿乳熟。目前,西北冬小麥處于拔節孕穗至抽穗開花期;華北、黃淮、江淮大部小麥處于抽穗開花至灌漿期;江漢小麥處于開花灌漿至乳熟期;西南地區大部小麥處于灌漿乳熟至成熟期,云南己收獲;產區大部小麥長勢良好,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23%和75%,與上周持平。雖然局部地區新麥受到病蟲害影響,但由于今年防治及時,目前新麥長勢整體好于去年同期,預計2017/18年度全國冬小麥單產在5432公斤/公頃,高于2016/17年度的5395公斤/公頃。
未來一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和黃淮大部多晴好天氣,氣溫正常或偏高1-2℃,大部分地區墑情較適宜,對冬小麥灌漿乳熟和春播作物幼苗生長有利;但華北東部基本無降水,不利于河北中部土壤缺墑區的冬小麥灌漿。北方冬麥區應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河北中部缺墑區要適時灌溉,促進冬小麥正常灌漿;同時各地要加強小麥穗期蚜蟲的監測與防治,確保小麥在收割過程中避免蟲害影響。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應做好冬小麥水肥管理,促進產量形成,避開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時段及時收獲成熟冬小麥。
糧油信息中心預測今年小麥產量
本周,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2017年5月小麥市場供需報告,首次對2017年度我國小麥產量進行了預測。根據全國小麥種植意向估計以及全國冬小麥產區天氣情況,5月份預計2017年全國小麥播種面積為2410萬公頃,較2016年減少8.7萬公頃,面積減少0.4%;全國小麥單位產量為5.361噸/公頃,較2016年增加34公斤/公頃;2017年全國小麥產量12920萬噸,較2016年增加35萬噸,產量增長0.3%。其中,冬小麥單產為5432公斤/公頃,較2016年增加37公斤/公頃,冬小麥產量為12250萬噸,較上年增加31萬噸;春小麥單產為4324公斤/公頃,較2016年持平,春小麥產量為670萬噸,較上年增加4萬噸。
由于我國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全國城鎮化比率增加,全國食用消費呈下降趨勢,由于全國小麥平均價格比玉米高出850元/噸,預計2017/18年度仍將保持較大價差,小麥工業消費和飼用消費均較上年度下降。5月份預計,2017/18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0370.5萬噸,較上年度減少401萬噸,減幅3.7%。其中,食用消費為875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00萬噸,減幅1.1%;飼料消費為5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200萬噸,減幅30.8%;工業消費為65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00萬噸,減幅11.7%。
由于2017年小麥播種面積大幅下調,2016年國際小麥價格處于10年低點,預計2017/18年度國際小麥價格將會反彈,國內外價差將會縮小,預計小麥進口數量將同比下降。5月份預計,2017/18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為33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50萬噸。預計2017/18年度全國小麥供求結余量為2879.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86萬噸,增幅15.5%。
監測顯示,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268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266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價259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價258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價2580元/噸,本周普通小麥價格較上周持平,但普遍較上年同期高出100-160元/噸。
目前小麥價格呈現“北高南低”的格局,主要原因在于河北山東地區等北方省份在2016/17年度上市初期,部分小麥外流,當下市場優質糧源數量較少,并且政策性小麥數量有限,沒有持續投放市場,造成糧源緊張局面。而南部地區小麥庫存相對充足,托市小麥持續投放,且投放力度有所增加,即將上市的新麥也會促使小麥價格保持穩定。但優質強筋小麥產量由于本年度受災影響,同時又缺少政策性糧源作為補充,糧源緊張程度更甚,因此在新麥上市之前其價格仍有上漲空間。本周部分地區強筋小麥價格己經上漲10元/噸,后期預計仍有40元/噸的漲幅。因此,在市場中優質小麥的價格繼續上升,而普通小麥價格高位企穩的倩況下,優普小麥價差較上月價差擴大55元/噸,達到352元/噸,遠超上年同期的230元/噸。預計后期優普小麥價差有望進一步擴大至380元以上。
臨儲拍賣小麥成交連續三周放緩
5月9日,國家投放臨儲小麥273.36萬噸,成交34.18萬噸,較上周減少7.8萬噸;成交率12.5%,比上周低3個百分點;成交均價2508元/噸,較上周高出l元/噸。本周拍賣成交量和成交率再度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南方小麥臨近收割,距離湖北地區新麥收割更是只有半個月時間,用糧企業靜待新麥上市,所以湖北、安徽、江蘇等省份拍賣成交下降幅度較大。而北方省份因為距離小麥上市仍有一段時間,政策性糧源是市場主要糧源,用糧企業仍要竟價采購維持生產,托市小麥拍賣成交下降幅度較小,處于相對較高水平。但隨著新麥上市臨近,整體拍賣成交預計將繼續呈放緩趨勢。
2017年1月份以來,共進行17次托市小麥拍賣,平均成交量為36.74萬噸,高于上年同期的2.76萬噸,平均成交率13.91%,遠高于上年同期的2.37%。主要是由于2016/17年度小麥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天氣災害影響,質量和產量都有一定損失,目前市場流通的優質糧源更是基本見底,市場對拍賣小麥依賴較大。當前距離新麥大量上市還剩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新麥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后熟期才能大量投入使用,市場用糧主體采購仍需以政策性拍賣糧為主,雖然本次拍賣成交情況低于2017年以來均值水平,但預計新麥大量上市前,托市小麥拍賣成交量將維持30萬噸左右的水平。
麩皮價格上漲 企業加工利潤好轉
監測顯示,當前山東濟南地區制粉企業麩皮出廠價格為146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地區出廠價格為1480元/噸左右,河北石家莊地區麩皮出廠價格為144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地區麩皮出廠價格為150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地區出廠價格為1500元/噸左右,大部地區麩皮價格較上周上漲20元/噸,目前麩皮價格漲勢明顯,較上月同期上漲20-90元/噸。
本年度小麥價格持續處于較高水平,麩皮等副產品價格受此影響,較上年同期高出近500元/噸。隨著養殖業恢復加快,目前市場對麩皮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同時面粉市場由于處于消費淡季的原因,價格呈現穩中略降趨勢,制粉企業更可能通過挺價麩皮來維持加工利潤。因此5月份麩皮價格預計將繼續上漲50元/噸左右。
由于面粉價格近期穩中下跌而麩皮價格出現上漲,面粉企業理論制粉加工利潤有所回升。監測顯示,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62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為-44元/噸,河南鄭州地區-20元/噸,三地平均為-42元/噸,比上周上漲5元/噸。
產區大部天氣良好 小麥有望豐產
截至5月8日,北方冬麥區大部分地區降水有利于土壤增墑,對小麥抽穗灌漿有利。但是,江淮、江漢、西南地區東部陰雨寡照,不利于冬小麥灌漿乳熟。目前,西北冬小麥處于拔節孕穗至抽穗開花期;華北、黃淮、江淮大部小麥處于抽穗開花至灌漿期;江漢小麥處于開花灌漿至乳熟期;西南地區大部小麥處于灌漿乳熟至成熟期,云南己收獲;產區大部小麥長勢良好,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23%和75%,與上周持平。雖然局部地區新麥受到病蟲害影響,但由于今年防治及時,目前新麥長勢整體好于去年同期,預計2017/18年度全國冬小麥單產在5432公斤/公頃,高于2016/17年度的5395公斤/公頃。
未來一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和黃淮大部多晴好天氣,氣溫正常或偏高1-2℃,大部分地區墑情較適宜,對冬小麥灌漿乳熟和春播作物幼苗生長有利;但華北東部基本無降水,不利于河北中部土壤缺墑區的冬小麥灌漿。北方冬麥區應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河北中部缺墑區要適時灌溉,促進冬小麥正常灌漿;同時各地要加強小麥穗期蚜蟲的監測與防治,確保小麥在收割過程中避免蟲害影響。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應做好冬小麥水肥管理,促進產量形成,避開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時段及時收獲成熟冬小麥。
糧油信息中心預測今年小麥產量
本周,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2017年5月小麥市場供需報告,首次對2017年度我國小麥產量進行了預測。根據全國小麥種植意向估計以及全國冬小麥產區天氣情況,5月份預計2017年全國小麥播種面積為2410萬公頃,較2016年減少8.7萬公頃,面積減少0.4%;全國小麥單位產量為5.361噸/公頃,較2016年增加34公斤/公頃;2017年全國小麥產量12920萬噸,較2016年增加35萬噸,產量增長0.3%。其中,冬小麥單產為5432公斤/公頃,較2016年增加37公斤/公頃,冬小麥產量為12250萬噸,較上年增加31萬噸;春小麥單產為4324公斤/公頃,較2016年持平,春小麥產量為670萬噸,較上年增加4萬噸。
由于我國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全國城鎮化比率增加,全國食用消費呈下降趨勢,由于全國小麥平均價格比玉米高出850元/噸,預計2017/18年度仍將保持較大價差,小麥工業消費和飼用消費均較上年度下降。5月份預計,2017/18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0370.5萬噸,較上年度減少401萬噸,減幅3.7%。其中,食用消費為875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00萬噸,減幅1.1%;飼料消費為5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200萬噸,減幅30.8%;工業消費為65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00萬噸,減幅11.7%。
由于2017年小麥播種面積大幅下調,2016年國際小麥價格處于10年低點,預計2017/18年度國際小麥價格將會反彈,國內外價差將會縮小,預計小麥進口數量將同比下降。5月份預計,2017/18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為33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50萬噸。預計2017/18年度全國小麥供求結余量為2879.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86萬噸,增幅15.5%。
上一篇:新麥上市價格牽動市場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