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市淡季,稻價卻從未走低
來源: 轉載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7-06-06 閱讀次
不知不覺中,國內米市已進入了全年中相對需求的清淡期,各米企的開機率不僅降低,部分米企甚至已處于停機狀態中。那么下游原糧需求減弱,稻價是否會有小幅下行的趨勢呢?但筆者近期從南北方各地市場了解到,稻價仍是堅挺依舊。影響稻價高位堅挺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三點;
首先,水稻最為國家口糧,持續進行最低保護價政策,特別是近幾年國家托市力度之強,往往新稻上市后,各貿易商紛紛入市搶購,農戶售糧的速度也有所加快,能夠自然晾曬的非常少,烘干塔的迅速興起,使得購銷周期大大縮短。往年農戶余糧可陸續出售至轉年4-5月份,如今米企感嘆,春節前新稻購銷就結束了,因此現階段農戶可售的余糧很少。
其次,2017年國家臨儲水稻已舉行三期,期期以低成交率結束。順價銷售原則仍是米企無法逾越的門檻,只能轉為地儲采購。以黑龍江為例,13年產圓粒水稻出庫價1.46元/斤、14年產圓粒水稻出庫價1.48-1.5元/斤,且參與購買的米企較多。
最后,距離新糧仍有一段時間。由于我國自南向北最早上市的是早秈稻,但早秈米已不再是人們主要口糧,多用于米粉米線加工。因此,新糧能夠大量上市多在9月下旬左右,農戶手中余糧少,地方儲備及國儲不降價銷售的情況下,稻價還將維持高位。
綜上所述,短期內稻價還將保持高位運行。部分米企寄希望于超期糧,但近期超期糧傳言眾多,建議米企多加甄別,企業發展的奠基石仍是質量及品牌。
首先,水稻最為國家口糧,持續進行最低保護價政策,特別是近幾年國家托市力度之強,往往新稻上市后,各貿易商紛紛入市搶購,農戶售糧的速度也有所加快,能夠自然晾曬的非常少,烘干塔的迅速興起,使得購銷周期大大縮短。往年農戶余糧可陸續出售至轉年4-5月份,如今米企感嘆,春節前新稻購銷就結束了,因此現階段農戶可售的余糧很少。
其次,2017年國家臨儲水稻已舉行三期,期期以低成交率結束。順價銷售原則仍是米企無法逾越的門檻,只能轉為地儲采購。以黑龍江為例,13年產圓粒水稻出庫價1.46元/斤、14年產圓粒水稻出庫價1.48-1.5元/斤,且參與購買的米企較多。
最后,距離新糧仍有一段時間。由于我國自南向北最早上市的是早秈稻,但早秈米已不再是人們主要口糧,多用于米粉米線加工。因此,新糧能夠大量上市多在9月下旬左右,農戶手中余糧少,地方儲備及國儲不降價銷售的情況下,稻價還將維持高位。
綜上所述,短期內稻價還將保持高位運行。部分米企寄希望于超期糧,但近期超期糧傳言眾多,建議米企多加甄別,企業發展的奠基石仍是質量及品牌。
上一篇:政策落實到位 農民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