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糧油儀器在線網11月7日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市農委種植業科科長喬梁認為,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國家糧食安全了,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才有基礎。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是靠不住的。要把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帶入全面小康、帶入現代化,必須抓好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是永恒的課題,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確保糧食安全,我國建設發展和人民生活才有根本保障。
我市是農業大市、全國聞名的“遼北糧倉”。喬梁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指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產,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和農機裝備建設,強化科技支撐,不斷推廣糧食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加大農民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斷提升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
西豐縣農發局局長李世友說,總書記在報告中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指明了方向,為農業發展規劃了藍圖。作為一名基層農業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我們要學會引導農民利用好每一寸土地,運用現代化農業機械,讓糧食實現高產,同時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科學研究,從源頭控制農業的面源污染,做到高產、優質、環保,發展綠色高效農業,多產糧、產好糧。”
“作為種糧大戶,我要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盡責。”昌圖縣曲家店鎮曲家店村陳立斌聽完十九大報告后高興地說。2008年初,陳立斌牽頭成立了雙贏農機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流轉的土地近萬畝,他因此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他說,昌圖縣是農業大縣、產糧大縣。近年來的實踐證明,種糧大戶是實現技術推廣、全程機械化的領頭雁,是發展糧食生產的重要力量。國家應加大對種糧大戶的扶持力度,種糧大戶應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雙贏合作社今后將繼續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領鄉親們從事糧食生產,逐步提高糧食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和土地利用率及產出效益,推進糧食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來源:中國鐵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