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供應緊張嗎?浙江省局權威回應來了
來源: 浙江省人民政府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20-04-17 閱讀次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民眾對糧食問題高度關注,省內部分地區也出現群眾增購糧食的現象。為此,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采訪。
問:近期,個別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信息,是否會對我省糧食供應造成較大影響?
答:近期,越南等個別國家采取限制糧食出口措施,綜合分析研判省內糧食生產、儲備、流通、消費等情況,我們認為,個別國家限制出口,對我省的糧食供應基本沒有影響。從供給情況來看。近年來,全國糧食連年豐收,特別是稻谷、小麥兩個口糧品種連續多年產大于需,有少量進口主要是為了品種調劑。2019年全國大米進口255萬噸,占我國大米消費約1%;全省進口大米10萬噸,占我省大米消費約1.5%。我省進口大米主要用于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即使不進口,也不影響省內口糧供應。從儲備情況看。我省儲備糧規模居全國第二位,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可保障全省城鄉居民約半年時間的口糧消費,保障省內口糧供應的基礎是比較扎實的。從市場體系來看。浙江作為市場經濟比較活躍的省份,是全國糧食的流通洼地。我省主要糧食批發市場和糧油加工企業外調糧源渠道較多,能力較強,物流配送、供應投放網絡比較健全,糧油產品的供給有保障的。從生產情況來看,今年以來,我省采取多種舉措穩定省內糧食產量,提升口糧自給率。另外,從越南等國限制出口的政策原因分析看,主要考慮短期內本國糧食安全需要,為臨時性措施,隨著疫情形勢好轉,一些政策將會調整,限制將會解除。
問:當前我省糧食供應總體情況如何?糧價是否會暴漲?
答:當前,我省糧食供應充裕,價格基本平穩,不會出現糧價大幅上漲的情況。
一是政府儲備足額到位。我省嚴格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銷區保持6個月”糧食儲備數量的要求,同時不斷優化儲備品種結構布局。國家也在浙江存儲了相當數量的中央儲備糧。這是保供穩價的“壓艙石”。
二是社會庫存面廣量足。當前,糧食批發市場運轉有序,各大商超供應渠道暢通,糧食加工企業全面復工,建立了糧食應急加工、供應、運輸和配送的應急保障協作體系。社會糧食庫存220萬噸,其中成品糧28萬噸;食用油 16萬噸。另外,我省各市主城區都建立了10-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
三是省外糧源購銷暢通。我省在東北和有關周邊省份等12個糧食主產區建立了442萬畝糧源基地和61個糧食加工儲存基地,隨時可以向省內調運糧食。這是糧食保供穩價的有效渠道。
四是糧食價格走勢平穩。從市場監測數據來看,疫情發生前后,晚粳米、晚秈米、面粉等糧食主要品種價格,環比基本持平,沒有出現大的波動。我局也將繼續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糧食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糧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省內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問:如何看待近期省內部分地區群眾增購糧食現象?
答:近期,杭州、寧波等多地政府向群眾派發了消費券,拉動當地消費。部分民眾一方面受前期個別國家限制糧食出口消息影響,另一方面也響應政府號召增加消費,采購大米等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所需。按照2019年全國2.096億噸稻谷總產量、14億人口、65%出米率計算,國家已給我們每個人準備了97公斤大米,僅大米一項就完全可以做到供應充足、消費無憂,同時,還有我們用于口糧消費的小麥,以及鮮食玉米、薯類等。消費者可以根據日常消費需要,理性適量購買,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后續糧食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超量購買,造成糧食保存不當而發霉變質。
問:近期,個別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信息,是否會對我省糧食供應造成較大影響?
答:近期,越南等個別國家采取限制糧食出口措施,綜合分析研判省內糧食生產、儲備、流通、消費等情況,我們認為,個別國家限制出口,對我省的糧食供應基本沒有影響。從供給情況來看。近年來,全國糧食連年豐收,特別是稻谷、小麥兩個口糧品種連續多年產大于需,有少量進口主要是為了品種調劑。2019年全國大米進口255萬噸,占我國大米消費約1%;全省進口大米10萬噸,占我省大米消費約1.5%。我省進口大米主要用于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即使不進口,也不影響省內口糧供應。從儲備情況看。我省儲備糧規模居全國第二位,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可保障全省城鄉居民約半年時間的口糧消費,保障省內口糧供應的基礎是比較扎實的。從市場體系來看。浙江作為市場經濟比較活躍的省份,是全國糧食的流通洼地。我省主要糧食批發市場和糧油加工企業外調糧源渠道較多,能力較強,物流配送、供應投放網絡比較健全,糧油產品的供給有保障的。從生產情況來看,今年以來,我省采取多種舉措穩定省內糧食產量,提升口糧自給率。另外,從越南等國限制出口的政策原因分析看,主要考慮短期內本國糧食安全需要,為臨時性措施,隨著疫情形勢好轉,一些政策將會調整,限制將會解除。
問:當前我省糧食供應總體情況如何?糧價是否會暴漲?
答:當前,我省糧食供應充裕,價格基本平穩,不會出現糧價大幅上漲的情況。
一是政府儲備足額到位。我省嚴格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銷區保持6個月”糧食儲備數量的要求,同時不斷優化儲備品種結構布局。國家也在浙江存儲了相當數量的中央儲備糧。這是保供穩價的“壓艙石”。
二是社會庫存面廣量足。當前,糧食批發市場運轉有序,各大商超供應渠道暢通,糧食加工企業全面復工,建立了糧食應急加工、供應、運輸和配送的應急保障協作體系。社會糧食庫存220萬噸,其中成品糧28萬噸;食用油 16萬噸。另外,我省各市主城區都建立了10-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
三是省外糧源購銷暢通。我省在東北和有關周邊省份等12個糧食主產區建立了442萬畝糧源基地和61個糧食加工儲存基地,隨時可以向省內調運糧食。這是糧食保供穩價的有效渠道。
四是糧食價格走勢平穩。從市場監測數據來看,疫情發生前后,晚粳米、晚秈米、面粉等糧食主要品種價格,環比基本持平,沒有出現大的波動。我局也將繼續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糧食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糧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省內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問:如何看待近期省內部分地區群眾增購糧食現象?
答:近期,杭州、寧波等多地政府向群眾派發了消費券,拉動當地消費。部分民眾一方面受前期個別國家限制糧食出口消息影響,另一方面也響應政府號召增加消費,采購大米等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所需。按照2019年全國2.096億噸稻谷總產量、14億人口、65%出米率計算,國家已給我們每個人準備了97公斤大米,僅大米一項就完全可以做到供應充足、消費無憂,同時,還有我們用于口糧消費的小麥,以及鮮食玉米、薯類等。消費者可以根據日常消費需要,理性適量購買,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后續糧食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超量購買,造成糧食保存不當而發霉變質。
下一篇:今年糧食豐收基礎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