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農產品漲勢未退 保供給或成中央政策主題
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已經引起決策層的高度重視,增加供給抑制價格上漲有望成為即將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重要議題。
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200個主產縣主要農產品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在12月1日到10日之間,包括秈稻、粳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花生仁、生豬、活牛、活羊等等在內的一系列農產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事實上,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今年以來,7月、8月、9月、10月、11月我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連創新高,其中11月CPI漲幅達到5.1%,從統計數據分析看,推動11月份CPI大幅走高的主要因素,仍是食品類、居住類和衣著類價格的快速上漲。其中,僅食品類和居住類價格上漲,就占了總漲價因素的92%。
中信證券首席農業分析師毛長青說,數據分析表明,我國CPI走勢與食品價格走勢的相關程度較高。
在各種農產品中,糧食對食品價格的影響尤為明顯。糧價上漲不僅會直接增加居民食品消費支出,還會通過產業鏈的傳導,提高食品飲料加工業的生產成本;或通過飼料業成本的上升,提高肉禽蛋奶水產類產品價格,并帶動水果蔬菜價格上漲。
而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韓康認為,從中長期來看,糧食價格具有上升趨勢。土地在減少,耕地面積在減少;各項農產品的成本不斷提高。
“今年經濟形勢變動的主要矛盾就是農產品供給問題,而且農產品供給問題不僅僅是糧食,還擴大到蔬菜、鮮菜等產品上去,再次暴露我們國家經濟中的薄弱點是在農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在很多方面透露明年將公布的一號文件會再次強調加強農業,農產品供給可能是一號文件的主要主題。”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表示。
記者從農業部獲悉,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于今日召開。會議將明確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并形成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
而如何通過控制農產品價格來抑制通脹,袁鋼明表示,國家這次管理通貨膨脹的一個重點是控制投機、流通領域中的炒作問題。
“比如說綠豆、大蒜、生姜、糖,這幾個產品都是生產、供給有波動或者說生產供給不足,而且易于大量囤積,就必須抓得狠抓得準。”袁鋼明指出。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