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年第三次加息對糧食流通的影響
來源: http://www.radiant-cloud.com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5-03-18 閱讀次
中國人民銀行7月6日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經過此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將從3.25%上調至3.5%;一年期貸款利率將從6.31%上調至6.56%;活期存款利率依舊維持0.5%不變;公積金5年期貸款利率則上調0.2個百分點至4.9%。這是繼今年2月9日、4月5日以來,央行第三次加息。半年時間銀行連續三次加息,對需要龐大資金的糧食流通行業有何影響?下面,作扼要分析。
減少資金供應。由于糧食流通需要大量的資金,在政策性銀行商業化經營的情況下,不少糧食企業貸款轉向機制更加靈活的商業銀行。如地方性銀行、農村信用社等等。但是在貸款利息逐漸提高后,這些銀行籌資的難度增大,貸款的額度自然相對減少。對糧食企業的貸款,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增加流通成本。作為大宗商品和季節性商品,糧食不僅需要的貸款額度大,而且周期相對較長。糧食上市季節收購,并不能夠及時銷售出去,資金的回籠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少則三五個月,多則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時間。與2009年至2010年10月19日之間相比,一年期糧食貸款利率由5.31%,提高到6.56%,提高了1.25個百分點。每噸糧食的利息支出,每年就要增加25元左右。
降低效益預期。近年來由于國家控制物價,糧食經營利潤微薄,每噸糧食的利潤僅在20元至40元之間,稍有閃失,就會虧本。對于加工企業來說,稻強米弱、麥強面弱的格局一直延續。在今年CPI連創新高,6月份同比上漲6.4%,達35個月來新高的情況下,國家加強物價調控將會毫不猶豫。這對糧食加工企業來說,難以期望成品糧銷售價格的上揚,經濟效益的預期降低。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特殊商品,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持續發展,搞活糧食流通至關重要。近幾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制訂并落實一系列發展糧食生產的優惠政策。但是,從今年夏季糧食流通來看,情況并不樂觀。雖然小麥收購價格高開,每市斤比去年高0.05—0.10元以上,但由于資金困擾,收購工作大多處于“僵持”之中。糧食企業愿意收購,苦于囊中羞澀;農民愿意賣,但拿不到現錢,等待觀望。在央行提高存貸款利率的情況下,國家和糧食企業都要采取措施,認真面對。
農發行保證收購資金需求。從大局上講,國家控制信貸,抑制通貨膨脹是必要的。但是,對于象糧食這樣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的特殊商品,在資金供應上應在大力支持之列。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6月25日,河北、山西、江蘇、安徽等10個小麥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1年新產小麥942.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56%。在豐收之年,小麥收購量如此大幅度的減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糧食流通中存在的問題不可忽視。據新華社6月29日消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6月29日宣布,目前夏糧收購各項信貸準備工作已就緒,備足1380億元資金支持夏收。農發行開戶企業今年計劃收購55億公斤,較去年同期增加12%。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協調,盡快落實糧食收購資金貸款,保證夏糧收購工作的順利進行,以此促進糧食生產的持續發展。
加工企業適度收購糧食。糧食生產的季節性和糧食加工企業生產的持續性,決定了糧食加工企業在糧食上市時節要適時適度收購糧食。一方面保證生產原料,另一方面也相應減少成本支出。特別是在今年小麥質量是近幾年最好的情況下,更應不遺余力籌措資金收購。一旦收購結束,從批發市場拍買糧食的成本比收購季節自己收購就要高的多。獲取良好經濟效益,就難上加難。
貿易企業加快糧食周轉。糧食貿易企業,是糧食流通的重要環節。相對于加工企業,貿易企業更多地是通過原糧收購——銷售,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糧食價格進入“元”時代、國家抑制通脹的情況下,如果收購的糧食儲存期過長,成本無疑會增加,經營的利潤空間就會縮小。要獲得適度的經營利潤,就要快進快出,加速糧食周轉,加快資金周轉速度。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
減少資金供應。由于糧食流通需要大量的資金,在政策性銀行商業化經營的情況下,不少糧食企業貸款轉向機制更加靈活的商業銀行。如地方性銀行、農村信用社等等。但是在貸款利息逐漸提高后,這些銀行籌資的難度增大,貸款的額度自然相對減少。對糧食企業的貸款,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增加流通成本。作為大宗商品和季節性商品,糧食不僅需要的貸款額度大,而且周期相對較長。糧食上市季節收購,并不能夠及時銷售出去,資金的回籠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少則三五個月,多則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時間。與2009年至2010年10月19日之間相比,一年期糧食貸款利率由5.31%,提高到6.56%,提高了1.25個百分點。每噸糧食的利息支出,每年就要增加25元左右。
降低效益預期。近年來由于國家控制物價,糧食經營利潤微薄,每噸糧食的利潤僅在20元至40元之間,稍有閃失,就會虧本。對于加工企業來說,稻強米弱、麥強面弱的格局一直延續。在今年CPI連創新高,6月份同比上漲6.4%,達35個月來新高的情況下,國家加強物價調控將會毫不猶豫。這對糧食加工企業來說,難以期望成品糧銷售價格的上揚,經濟效益的預期降低。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特殊商品,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持續發展,搞活糧食流通至關重要。近幾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制訂并落實一系列發展糧食生產的優惠政策。但是,從今年夏季糧食流通來看,情況并不樂觀。雖然小麥收購價格高開,每市斤比去年高0.05—0.10元以上,但由于資金困擾,收購工作大多處于“僵持”之中。糧食企業愿意收購,苦于囊中羞澀;農民愿意賣,但拿不到現錢,等待觀望。在央行提高存貸款利率的情況下,國家和糧食企業都要采取措施,認真面對。
農發行保證收購資金需求。從大局上講,國家控制信貸,抑制通貨膨脹是必要的。但是,對于象糧食這樣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的特殊商品,在資金供應上應在大力支持之列。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6月25日,河北、山西、江蘇、安徽等10個小麥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1年新產小麥942.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56%。在豐收之年,小麥收購量如此大幅度的減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糧食流通中存在的問題不可忽視。據新華社6月29日消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6月29日宣布,目前夏糧收購各項信貸準備工作已就緒,備足1380億元資金支持夏收。農發行開戶企業今年計劃收購55億公斤,較去年同期增加12%。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協調,盡快落實糧食收購資金貸款,保證夏糧收購工作的順利進行,以此促進糧食生產的持續發展。
加工企業適度收購糧食。糧食生產的季節性和糧食加工企業生產的持續性,決定了糧食加工企業在糧食上市時節要適時適度收購糧食。一方面保證生產原料,另一方面也相應減少成本支出。特別是在今年小麥質量是近幾年最好的情況下,更應不遺余力籌措資金收購。一旦收購結束,從批發市場拍買糧食的成本比收購季節自己收購就要高的多。獲取良好經濟效益,就難上加難。
貿易企業加快糧食周轉。糧食貿易企業,是糧食流通的重要環節。相對于加工企業,貿易企業更多地是通過原糧收購——銷售,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糧食價格進入“元”時代、國家抑制通脹的情況下,如果收購的糧食儲存期過長,成本無疑會增加,經營的利潤空間就會縮小。要獲得適度的經營利潤,就要快進快出,加速糧食周轉,加快資金周轉速度。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