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機械化是提高糧食種植效益的重要途徑
來源: http://www.radiant-cloud.com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5-03-18 閱讀次
今年夏收期間,湖北省襄陽宜城市農民看到了一件新鮮事。5月16日,國家油菜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襄陽市農委會同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專家來到宜城市南營辦事處龔垴村二組,現場觀摩推廣油菜機械收割。在20分鐘內,3臺收割機共收割了5畝高產油菜。這些田,用人工收割需要5個人收割3天。世世代代靠人工收割油菜、人工費越來越高、油菜面積越來越少的宜城市農民看到收割效率如此之快的機械化收割油菜后,倍受鼓舞。不少農民說,油菜生產有了機械化,我們可以放心地種植了。連油菜收割都能夠使用機械,相對于機械生產糧食就不在話下了。由此,我們看到了生產機械化,是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的重要途徑。
勞動力缺乏是我國農業生產普遍面對的新問題。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初期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農民工已達2.4億人之多。這么多的有生力量外出,留在農村種田的基本上是年老體衰的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靠力不從心的老人,不可能種植原本由健壯勞動力耕種的糧田。要維持糧食種植面積,只有依靠機械化。
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是導致糧食生產收益相對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現階段農村勞動力已經成為稀缺資源,其雇傭成本越來越高。三年前雇請一個勞動力每天需要支出費用60元,去年上漲到80元,今年則升至100元,最高的達120元。按照農村習慣,除了支付雇工費外,每天還要管兩餐飯。而人工收割一畝小麥或者水稻至少需要一個工,栽插一畝水稻需要兩個工。種植一畝糧田,如果雇工,則出售糧食四分之一的收入就要支付人工費了。如果使用機械,一臺收割機一天能夠收割小麥100多畝,使用插秧機一畝地只需要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其費用每畝地僅僅是人工費的一半。
規模經營必須依靠生產機械化。提高現代糧食生產率,規模經營是必由之路。農民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之后,規模經營者不可能用傳統的辦法耕種。我國規模經營大戶之一、湖北省大冶市農民侯安杰之所以能夠流轉11個鄉鎮1.98萬畝耕地種植糧食,就是由于他有100多萬元的農業機械。正是這些現代化的農業機械,使他年種糧獲利600多萬元。因此,機械化生產,是糧食規模經營的前提。
生產機械化是提高糧食種植效益的重要途徑,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解決有關問題。
國家要加大農機補貼數額,擴大覆蓋面。農業生產機械,價值不菲。國家對農民購買大型農機具雖然實行了補貼,但是補貼數額的有限性和補貼面過小,與農民的實際購買力和需要差距較大。要加速農業機械普及,就要加大財政預算,擴大農機具補貼覆蓋面,讓更多的農民早日步入糧食生產現代化的行業。
要加大科研力度,開發實用高效農業機械。從總體來講,目前我國農業機械還處于起步階段。其機動性、經濟性還有待于提高。對農業生產機械這個既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又具有社會效益的行業,國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大科研、生產力度,不斷開發出適合我國農民使用的高效、便捷、經濟的新型農機具。
要科學調度,充分發揮農業機械效率。動輒幾千上萬,甚至十幾萬元的農業機械,只有科學調度,才能夠發揮最大效益。同時,我國農村有些地方的社會治安堪憂。“麥霸”、“田霸”等把持農機具市場,強行收取所謂“聯系費”、“保護費”等,阻礙了農機具的正常使用。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機具市場整頓,嚴厲打擊車匪路霸。在糧食生產旺季加強組織調度,合理引導農機具有序流動,使農機具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
勞動力缺乏是我國農業生產普遍面對的新問題。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初期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農民工已達2.4億人之多。這么多的有生力量外出,留在農村種田的基本上是年老體衰的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靠力不從心的老人,不可能種植原本由健壯勞動力耕種的糧田。要維持糧食種植面積,只有依靠機械化。
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是導致糧食生產收益相對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現階段農村勞動力已經成為稀缺資源,其雇傭成本越來越高。三年前雇請一個勞動力每天需要支出費用60元,去年上漲到80元,今年則升至100元,最高的達120元。按照農村習慣,除了支付雇工費外,每天還要管兩餐飯。而人工收割一畝小麥或者水稻至少需要一個工,栽插一畝水稻需要兩個工。種植一畝糧田,如果雇工,則出售糧食四分之一的收入就要支付人工費了。如果使用機械,一臺收割機一天能夠收割小麥100多畝,使用插秧機一畝地只需要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其費用每畝地僅僅是人工費的一半。
規模經營必須依靠生產機械化。提高現代糧食生產率,規模經營是必由之路。農民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之后,規模經營者不可能用傳統的辦法耕種。我國規模經營大戶之一、湖北省大冶市農民侯安杰之所以能夠流轉11個鄉鎮1.98萬畝耕地種植糧食,就是由于他有100多萬元的農業機械。正是這些現代化的農業機械,使他年種糧獲利600多萬元。因此,機械化生產,是糧食規模經營的前提。
生產機械化是提高糧食種植效益的重要途徑,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解決有關問題。
國家要加大農機補貼數額,擴大覆蓋面。農業生產機械,價值不菲。國家對農民購買大型農機具雖然實行了補貼,但是補貼數額的有限性和補貼面過小,與農民的實際購買力和需要差距較大。要加速農業機械普及,就要加大財政預算,擴大農機具補貼覆蓋面,讓更多的農民早日步入糧食生產現代化的行業。
要加大科研力度,開發實用高效農業機械。從總體來講,目前我國農業機械還處于起步階段。其機動性、經濟性還有待于提高。對農業生產機械這個既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又具有社會效益的行業,國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大科研、生產力度,不斷開發出適合我國農民使用的高效、便捷、經濟的新型農機具。
要科學調度,充分發揮農業機械效率。動輒幾千上萬,甚至十幾萬元的農業機械,只有科學調度,才能夠發揮最大效益。同時,我國農村有些地方的社會治安堪憂。“麥霸”、“田霸”等把持農機具市場,強行收取所謂“聯系費”、“保護費”等,阻礙了農機具的正常使用。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機具市場整頓,嚴厲打擊車匪路霸。在糧食生產旺季加強組織調度,合理引導農機具有序流動,使農機具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