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油脂企業深陷生存困境
今年9月初,在新油料上市、未來幾個月節日較多、食用油價格漲聲一片,正是油脂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的時候,一些小型油脂加工廠因為資金緊張、原料收購不足、市場打不開、倉庫里還積壓著產品等等原因深陷生存困境,只能停產。
眾所周知,國內油脂市場是一超多強的局面,益海嘉里一家獨大,中糧、九三、魯花等國內企業緊隨其后,可以說是5%的企業控制了全國將近80%的市場,占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在20%的市場空間里廝殺。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沒有完整的銷售網絡,沒有發達的物流體系,甚至沒有自主品牌,眾多的中小企業各自為戰,苦苦支撐。
那些有志于打造自己品牌、勇敢進入小包裝食用油銷售的企業,面對大企業完整的產業鏈、絕對優勢的市場占有率和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也是步履維艱,市場價格的漲跌,除了政府調控就是大企業說了算,眾多中小企業只能被動地接受大企業的價格調整,完全沒有自主權,只能拼命地壓縮成本,以期不喪失價格優勢。
誠如一業內人士所言,國家對油脂市場的調控政策是不完善的,保障了消費者、補貼了油料種植,大型油脂企業也從中受惠,惟獨數量龐大的中小型油企從中得不到實惠。
近年來,國家針對油料種植和托市收購的政策陸續出臺,從大豆到油菜籽的良種補貼和托市收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戶種植油料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調控,也至少保障了大半年的小包裝食用油價格穩定,消費者自然獲益良多。國儲油脂油料的定向拍賣,也使中糧、益海嘉里等行業巨頭得到成本的補貼。然而,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卻沒有從這些政策中得到幫助,上游有托市收購價格的限制,下游有行業巨頭絕對優勢的競爭,許多中小企業舉步維艱,不得不靠給外資企業和中儲糧代儲以維持生計。甚至一些中小油脂企業開始搞起了副業,把資金投向房地產等來錢快的行業。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