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迎來“機會窗口”
農業產業化,被稱為繼家庭聯產承包經營之后,我國農村經營體制和組織制度的一大創新。
近日,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這是第一個專門針對農業產業化的政策性文件。
我省農業產業化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會議也于昨日舉行,全省重要農業龍頭企業聚集一堂。省農業廳廳長謝悅新在會上介紹,我省以占全國1.5%的耕地,產出了全國6%以上的農業增加值,成為全國農業效益最高的省份之一。
這一成績的取得,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園區化建設功不可沒。省農業廳負責人表示,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數說
目前,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403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304家、國家級龍頭企業56家;龍頭企業銷售收入1991億元,其中銷售收入超百億的龍頭企業1家、超50億的4家、10億元以上的22家,上繳稅金33億元,出口創匯32億美元,實現凈利潤129億元,帶動農戶403萬戶,吸納就業51萬人,農戶年戶均增收超過3000元。
目前,全省建成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59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4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4個,年產值達85億元。通過龍頭企業、農業園區或示范區組織生產或供應的農產品及加工制品占全省農產品市場供應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籃子產品供給的2/3以上,全省絕大部分供港農產品由龍頭企業承擔。
成績??農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目前,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平均帶動農戶超過5000戶,平均年產值或銷售收入超過了4億元。我省農業資源利用從分散型向集約型、規模化、專業化轉變,有力改變了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局面
“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方向。”省農業廳廳長謝悅新表示,廣東以占全國1.5%的耕地產出了全國6%以上的農業增加值,成為全國農業效益最高的省份之一,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農業現代化之路。
實行農業產業化發展后,我省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
2011年,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超預期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城鄉居民收入比8年來首次降至3倍以內(2.87:1)。我省農產品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出口額為69.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9%,連續12年穩居全國第二位。
目前,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平均帶動農戶超過5000戶,平均年產值或銷售收入超過了4億元。從事種植業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面積均在500畝以上,輻射面積1000畝以上,推動了農業資源利用從分散型向集約型、規模化、專業化轉變,有力改變了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局面。
農業龍頭企業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創建品牌,推廣現代技術提高產出率,既保障了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又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其中,廣東溫氏集團去年與珠海市達成生豬產銷戰略合作意向,供珠海生豬量占了該市市場份額的四成左右。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佛山市中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市場型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組織供應的農副產品達1000多億元,占到全省農產品消耗總值的1/4。
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吸納農戶就業、實行保價收購、采取利潤返還以及租賃農戶承包土地等方式,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清遠雞產業化經營給農民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盤活了清遠麻雞品牌價值。 李細華 攝
機遇??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最大期
近年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發展最重視,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最大的時期,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近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這是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第一個政策性文件。
該文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支持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發展農產品加工、創新流通方式、推動龍頭企業集聚、加快技術創新、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內容涵蓋了財政、稅收、金融、貿易等領域。
謝悅新表示,近年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發展最重視,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最大的時期,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今年,農業部和省政府簽署了部省共建廣東現代農業科技強省合作備忘錄,我省提出的農業科技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國家級生物育種工程中心等重大項目得到了農業部等部委的支持。
2012年,省級財政農業專項資金預算計劃48億元,比2011年新增近10億元。“十二五”期間我省農業重大基礎建設工程省級財政項目資金計劃達515億元。
政策??財、稅、貸、地、科技五管齊下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涉及財政、稅收、金融、科技、土地五大支持體系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農業強省目標。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省農業廳通過梳理后,概括為五大政策體系:
一是項目扶持。目前中央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扶持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我省省級財政每年安排5300萬專項資金,通過貸款貼息的形式支持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大多數市也相應設立財政專項資金。省財政每年還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形式支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今年,省農業廳決定在全省啟動“強農示范工程”,將整合項目資金,重點支持包括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等在內的強農示范工程項目建設。
二是稅收減免。近年來,稅務部門對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及其直接控股比例超過50%的控股子公司,從事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對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從事種植、養殖、農產品初加工所得暫免征企業所得稅。
三是信貸支撐。省農業廳先后與國家開發銀行省分行、中國農業銀行省分行、省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省分行開展戰略合作,積極協助龍頭企業、農業園區獲得金融資金支持。
四是科技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農業企業、園區,在設立創新中心過程中,經申請、審批、論證、立項后,省科技部門通過科技經費給予支持,同時,主管部門或地方按不少于1:1的比例,補助創新中心購置儀器、設備及必要的技術軟件等。
五是用地優惠。按照省相關文件要求,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新辦農產品臨時性收購場所、農林種養場和設施農業用地,在不改變農用地性質的前提下,視同農業生產用地。農業龍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使用國有土地的,經依法批準可采取協議出讓土地方式供地。
2010年,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完善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將設施農業用地分為生產設施用地和附屬設施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相關
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被摘牌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俊)昨日,省農業廳召開農業產業化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會議,總結交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經驗做法,研究新形勢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途徑、新舉措。副省長劉昆向大會發來賀信。
會上,省農業廳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并為2011年新認定的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和示范區授牌。據介紹,省農業廳通過層層綜合評審,新確認了46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并對生產經營不善、帶動農戶乏力的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予以摘牌。新認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38個,并根據對2008年掛牌的園區復評考核結果,對11個園區進行獎勵。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