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精米機還要考慮:大米需不需要添加劑?
大米需不需要添加劑?這里無需什么專業知識,僅僅從生活常識、生活經驗中也知道是不必要的,而且是不應該有的。因為長期以來,大米的保鮮防腐,都是無須用添加劑的,要保鮮,保存谷物即可,要防腐,在食用期內出售即可。這里體現了好食品的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天然的最好;二是,當季當令新鮮的最好。
當然這在前兩年還是非常困擾的話題,這兩年隨著精米機走進千家萬戶,已經有了添加劑保鮮的替代方法。我們知道大米保鮮不僅可以靠保鮮膜、靠添加劑,還可以靠一些看似高成本,卻能長期值得信賴的精米機再加工,精米機在對大米進行脫皮清潔的同時,起到了消毒去附著物雜質的作用。
大米使用添加劑,可以說是對這兩個基本原則無法遵循的結果。使用精米機,讓整個環節透明,而且也相對科學有保證。
還有,再來說說說添加防腐劑的壞處:添加,就已經不是天然;防腐,當然不是當令的。允許這些添加劑的使用,讓大米使用期盡可能延長,這除了給予商者盈利上的便利,給予不法分子摻雜、使假的方便外,幾乎沒有其他價值。看來,這些年,各種舊米翻新、陳米霉米續用,甚至是毒米出現,這些過于寬松的標準應該難辭其咎:允許了這三樣,誰知道會不會有其他三十樣三百樣添加劑披著這三樣的外衣,悄悄添加到了大米中?在我們監管不夠得力,企業公共道德欠缺,食品安全隱患嚴重的今天,這樣的擔心毫不多余。事實證明,安全隱患已無處不在。
在一個并不需要添加劑的食物里,衛生主管部門竟可以如此放寬添加劑的使用,那么在真正需要添加劑的領域,衛生部門的條文會寬松到什么樣?這些年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問題到底出在哪?以往,我們更多的把目光鎖定在執法階段、生產階段、流通階段、消費階段,現在看來,應該不僅僅在這些階段,還應該往上追溯,還應該看看,是不是在立法階段就出現了問題!而在這個階段就出錯,就過于寬松,讓更多不當行為披上合法外衣,其危害的后果將更加不堪設想!
免責聲明:本網站(中國糧油儀器在線)部分新聞轉載自網絡,其目的是為給用戶分享傳遞更多知識信息,不代表贊同其文章的觀點內容,不對文章的真實性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