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再調查 糧食安全將得到有效保障
來源: 轉載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7-03-13 閱讀次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三農發展,任重道遠,媒體責任義不容辭。2013年起,中國鄉村之聲每年都會進行大型系列采訪《中國鄉村調查》,到去年已經形成了3份《調查報告》,40多篇錄音報道,內容涉及糧食安全、農業改革、扶貧、農技、環保、公共服務等方面,為各級政府和公眾了解農村真實情況,認識“三農”,感知“三農”,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在變化、政策在推進,《中國鄉村調查》借著全國兩會的時機,專門推出《鄉村再調查》,一起回望過去,繼往開來。當年的老問題是不是還存在?基層的需求有什么變化?當年參與調查報道的記者進行了回訪,帶來最新的調查結果。
本期節目關注的是糧食安全。包括誰來種糧、農資成本、豐收增收、土地流轉、種糧大戶現狀等方面。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稱為當今世界三大經濟安全。手中有糧,才能做到心中不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種養結構。”“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并實行特殊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深松土地1.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這些都與糧食安全有關。
過去四年,中國鄉村之聲進行的大型系列采訪《中國鄉村調查》,每一季都與糧食安全有關。比如2014年,中國鄉村調查的第二季。記者奔赴河南、安徽、山東、黑龍江、湖南這五個全國糧食的主產區,共形成了10篇稿件,做了比較詳細的問卷調查。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從年齡構成看,中老年人占93.2%,成為種糧的絕對主力軍;從文化構成來看,73.7%的被訪對象僅具有初中以下學歷,而大專以上學歷者僅為2.3%;在被調查者的子女中,83%選擇外出讀書和就業,按照當時的調查結果,種糧農民呈現老齡化的趨勢,多是老一輩的農民。
機械化占比的提升讓種地變得比原來輕松很多,但愿意種地的人卻越來越少。記者在河南浚縣采訪是發現,有位老農民種了5畝地,村里人不是夸他能干,而是不理解,種那么多地勞心費力,有這個精神頭為什么不去打工呢?河南滑縣是著名的產糧大縣,那里地處平原,地塊平整,可以進行規模化種植,但是在2014年的時候卻有很多荒地,農民都外出打工了,這些地免費給村里人種,都沒人種。
三年來記者一直在關注河南滑縣和浚縣的情況。浚縣王莊鎮農業干部朱計友2014年接受采訪時說,自己一肚子激情,卻無事可做:搞農業技術培訓,歲數大的人不愿意學,也學不會。介紹農機補貼新政策,很多人說不需要農機,自己種點地夠吃就行了。說農產品種植要緊跟著市場,農民問什么是市場?但是這幾年,浚縣有了一些變化,近日記者再次采訪了朱計友:
朱計友:這里現在流轉的土地已經超過3萬畝,通過政府出面,把土地流轉給一個集團下的合作社,由合作社給老百姓出租金,一畝地按1200斤小麥計算,按照每年小麥市場價估算后進行兌現。流轉后的土地大部分用于種植糧食,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大豆。目前為了糧食生產安裝了12臺大型的噴灌,一臺可以管2千到3千畝地,有5到6個人就可以操作。通過流轉,這里大量的勞動力都節省出來了,而且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目前我們承擔著全國農業示范區和國家級科技園區的建設,當下還有一部分土地需要流轉,目前正在流轉中,預計在3到5年,全鎮10萬畝耕地全部流轉完。
保障糧食安全,誰來種糧的問題有了改觀。除此外還有保護耕地、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進口關系幾個方面。耕地保護方面,國家已經有了明確要求: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并實行特殊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深松土地1.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3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回答過關于農業效益的問題:
韓長賦:農業效益的問題關系競爭力,也關系農民利益。現在,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地板”抬升,另一方面大宗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在下降,所以農業效益和農民增收的空間受到擠壓,要大力推進節本增效和適度規模經營,拉長農業產業鏈。總之通過節本增效,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流通成本,提高農業效益。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農村土地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建立貧困退出機制。
韓長賦:土地問題是現在農村改革的重點。關于土地流轉問題,現在全國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左右,流轉的形式有多種。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作為生產性要素土地需要流動起來,發展現代農業需要規模經營。土地使用權問題,要加以保護,承包農戶和流入方要簽訂合同,合同要在農業部門進行鑒證,雙方權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導合理的土地流轉費,保障農戶權益;另一方面,也保障流入方的權益,這樣就有明確的生產經營預期,有利于土地流轉健康發展。
保障糧食安全,抓手較多,但線索很明確。農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種點地,一方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自給自足;剩余的土地可因地制宜適度流轉、適度規模經營,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同時也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規模經營在一些地方已經取得了成效,國家也有相關的政策法規出臺,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糧食安全將得到很好的保障。
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在變化、政策在推進,《中國鄉村調查》借著全國兩會的時機,專門推出《鄉村再調查》,一起回望過去,繼往開來。當年的老問題是不是還存在?基層的需求有什么變化?當年參與調查報道的記者進行了回訪,帶來最新的調查結果。
本期節目關注的是糧食安全。包括誰來種糧、農資成本、豐收增收、土地流轉、種糧大戶現狀等方面。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稱為當今世界三大經濟安全。手中有糧,才能做到心中不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種養結構。”“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并實行特殊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深松土地1.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這些都與糧食安全有關。
過去四年,中國鄉村之聲進行的大型系列采訪《中國鄉村調查》,每一季都與糧食安全有關。比如2014年,中國鄉村調查的第二季。記者奔赴河南、安徽、山東、黑龍江、湖南這五個全國糧食的主產區,共形成了10篇稿件,做了比較詳細的問卷調查。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從年齡構成看,中老年人占93.2%,成為種糧的絕對主力軍;從文化構成來看,73.7%的被訪對象僅具有初中以下學歷,而大專以上學歷者僅為2.3%;在被調查者的子女中,83%選擇外出讀書和就業,按照當時的調查結果,種糧農民呈現老齡化的趨勢,多是老一輩的農民。
機械化占比的提升讓種地變得比原來輕松很多,但愿意種地的人卻越來越少。記者在河南浚縣采訪是發現,有位老農民種了5畝地,村里人不是夸他能干,而是不理解,種那么多地勞心費力,有這個精神頭為什么不去打工呢?河南滑縣是著名的產糧大縣,那里地處平原,地塊平整,可以進行規模化種植,但是在2014年的時候卻有很多荒地,農民都外出打工了,這些地免費給村里人種,都沒人種。
三年來記者一直在關注河南滑縣和浚縣的情況。浚縣王莊鎮農業干部朱計友2014年接受采訪時說,自己一肚子激情,卻無事可做:搞農業技術培訓,歲數大的人不愿意學,也學不會。介紹農機補貼新政策,很多人說不需要農機,自己種點地夠吃就行了。說農產品種植要緊跟著市場,農民問什么是市場?但是這幾年,浚縣有了一些變化,近日記者再次采訪了朱計友:
朱計友:這里現在流轉的土地已經超過3萬畝,通過政府出面,把土地流轉給一個集團下的合作社,由合作社給老百姓出租金,一畝地按1200斤小麥計算,按照每年小麥市場價估算后進行兌現。流轉后的土地大部分用于種植糧食,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大豆。目前為了糧食生產安裝了12臺大型的噴灌,一臺可以管2千到3千畝地,有5到6個人就可以操作。通過流轉,這里大量的勞動力都節省出來了,而且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目前我們承擔著全國農業示范區和國家級科技園區的建設,當下還有一部分土地需要流轉,目前正在流轉中,預計在3到5年,全鎮10萬畝耕地全部流轉完。
保障糧食安全,誰來種糧的問題有了改觀。除此外還有保護耕地、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進口關系幾個方面。耕地保護方面,國家已經有了明確要求: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并實行特殊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深松土地1.5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3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回答過關于農業效益的問題:
韓長賦:農業效益的問題關系競爭力,也關系農民利益。現在,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地板”抬升,另一方面大宗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在下降,所以農業效益和農民增收的空間受到擠壓,要大力推進節本增效和適度規模經營,拉長農業產業鏈。總之通過節本增效,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流通成本,提高農業效益。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農村土地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建立貧困退出機制。
韓長賦:土地問題是現在農村改革的重點。關于土地流轉問題,現在全國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左右,流轉的形式有多種。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作為生產性要素土地需要流動起來,發展現代農業需要規模經營。土地使用權問題,要加以保護,承包農戶和流入方要簽訂合同,合同要在農業部門進行鑒證,雙方權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導合理的土地流轉費,保障農戶權益;另一方面,也保障流入方的權益,這樣就有明確的生產經營預期,有利于土地流轉健康發展。
保障糧食安全,抓手較多,但線索很明確。農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種點地,一方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自給自足;剩余的土地可因地制宜適度流轉、適度規模經營,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同時也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規模經營在一些地方已經取得了成效,國家也有相關的政策法規出臺,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糧食安全將得到很好的保障。
上一篇:水稻為什么要去庫存?
下一篇:菜油買遠賣近套利機會顯現